在传统文化被冷落的当下,整个社会都表现出一种焦躁的情绪,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大家都渴望拥有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国学大师”,渴望有这么几位标志性人物引领潮流,使传统文化不致沦落。这也许是最近几年文化圈热衷赠送“国学大师”、“当代大儒”等帽子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愿望是极好的,可惜现实是冷冰冰的。
不会再有国学大师了,是由主客观条件决定的。有人说国学大师不是书橱,这固然不错,但要成为国学大师,成为书橱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你要在传统中国学问研究方面取得第一流的成就,就必须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了如指掌,占有丰富的资料。试问前辈国学大师中,梁启超、陈寅恪、钱穆、顾颉刚等等,哪一个不是如此?这并不是说其资质非后人可比,而是他们从小就在传统典籍中浸淫,靠一种日积月累的功夫有以致之。关于国学大师的传记中,说某人“二十四史读过多少多少遍”云云,这并非神话,而当代人中,即使有这种资质和愿望,也很难有那种与传统典籍朝夕相伴、随手取而诵之的条件。更重要的,对前辈学人来说,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他们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已经自然融入了他们的血液,这种人与文化的亲和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终生的趣向、选择乃至研究的高度的。一个当代人,可以为了某种功利目的刻苦背诵经籍,钻研传统学问,但却很难自然生出那种对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这可以说是当代难以产生国学大师的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有另外一些因素,如私家藏书传统的断裂、前辈大师的凋谢等等,都在制约着当代产生国学大师。“不会再有国学大师了”,这只是一个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我没有为此惋叹的意思。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 (《中华新闻报》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