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林家铺子》慢工出细活

2006-04-0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86年春,香港举办了一次世界电影史10部杰作展映,《林家铺子》作为唯一一部中国影片入选。这部影片在其诞生的1959年就被列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片”,代表了新中国电影起步后第一个十年的最高成就。

夏衍编剧

1958年初,夏衍在一次会议上提议改编茅盾的《林家铺子》,北

影厂厂长汪洋马上接拍了这部片子。

当时曾有人担心,在我国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反右派运动之后,改编《林家铺子》这样以描写解放前中小资本家受压破产为题材的作品,让资本家来当“主角”,可能要冒风险。夏衍却认为把“五四”以来的优秀作品改编成电影这样极富大众性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他一个月就交出了剧本。

于蓝“救场”

剧中张寡妇这一角色原来是由舒绣文扮演的,但因她心脏病复发,只好临时更换。水华将求援的电话打给当时还在中央实验话剧院工作的于蓝,还特别说明这个角色不是主角,而是一个小角色。于蓝当即未加思索地回答:“当然可以,你忘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名言了吗?”

水华和摄影师钱江决定只用一个镜头拍摄这场戏:被挤倒的张寡妇由地下爬起,发现孩子丢失了,遍寻四周还是没有,恐慌之极地在混乱的人群中呼喊“阿毛、阿毛”,由升降机拉、移、升一气呵成。这场激情戏要求实拍两遍,于蓝充满真情实感一气演下来,水华很满意。

原定的戏拍完了,于蓝总觉得意犹未尽。水华决定再加拍一场戏:张寡妇找儿子。于蓝调动起自己的情绪记忆,全身心投入拍摄,随着从全景到中景长长移动镜头,十分真切地表现出张寡妇的痛切情绪,连拍摄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感动得落了泪。

谁知待到正式出片,于蓝发现加拍的戏还是全部被剪掉,心里很不舒服。疑惑之下她特地找来剧本对照琢磨,不禁对水华心服口服:虽然加拍的那场戏饱满而真实,但显然离开了“林家铺子”倒闭这一主题;张寡妇情绪上去了,而整个戏却拖沓下来了;况且水华已用声画结合的办法延伸了张寡妇凄厉的喊声“阿毛!阿毛……我的孩子”,一直到剧终林老板在船舱内愁闷沉思、小船在细雨蒙蒙中向远处驶去,既延续了尚未演完的情感,又寓示着悲剧还在继续,确实不需要再去增添任何东西了。

总理正名

水华在电影圈中有“水磨工”之称,意谓其拍片数量少、周期长。他从事导演工作达45年之久,拍摄完成的影片总共只有7部,其中有两部还属联合导演。这一切源于水华主张“戏”一定要细,而且从不惧怕修改。

在《林家铺子》拍摄中,有时头天拍完的镜头,水华夜里思考一遍觉得有不妥之处,第二天必定再拍一次。有时一个镜头要反复拍四五次,直到满意为止,甚至景都拆了但他执意要重拍,还要搭景重开机。

水华在道具选择这样的细枝末节上也一丝不苟,几乎近于苛刻。《林家铺子》制片主任史平回忆说:在摄影棚外搭的一条街景,影像上达到乱真的程度。林源记橱柜中的百货,都是千方百计找来的实物,仅钮扣就收了几箩筐,雪花膏的瓶子里真正装满雪花膏,这些道具足可以开一家30年代的百货店……

为挑选林明秀喜爱的小猫,水华要求猫要小巧精致,毛色光泽,还要圆脸的,不要长脸的。为了寻找这只猫,遍访北京爱猫名家,最后才从梅兰芳先生家里选中一只。仅猫向林明秀身上跳的镜头就拍了六次,最后猫都跳不动了,水华才点头拍板。

拍摄《林家铺子》正值“大跃进”时期,北影的各个摄制组纷纷打擂台创高产,争拍镜头数量成风,惟有《林家铺子》摄制组不赶时髦放“卫星”。水华在艺术处理上的仔细斟酌和反复修改,被贬斥为与“多、快、好、省”背道而驰的“少、慢、差、费”,为此水华痛苦得夜不能寐,精神濒临崩溃。幸亏一向关心电影工作的周恩来获悉后,亲自当众为他解围减压。1961年6月,周总理在新侨会议上说:“提高质量是一件细致的工作,不能要求太急。人说水华创作进度慢,慢工出细活嘛!”还朗声说:“水磨功,我赞成!” (《大众电影》2006年第7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