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慨。这种感慨在《论语》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夫子看着流水兴叹的同时,描述了这样的人生轨迹: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三十而立”,几乎每个到了这个年纪的人,都会扪心自问:我“立”起来了吗?当今社会,是否有车、房,或有了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就算立起来了呢?我的理解,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不是通过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已经成功,而是由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有了清明的内省,是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这种自信需要与外在的事物形成一种融合与相互提升。这就像泰山上的一副对联,“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人登上山峦的顶峰,并不是说我把高山踩在脚下,而是说我站在山顶,高山提升了我的高度。
到四十,步入了孔夫子所说的“不惑”之年。现代社会,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都非常大,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要做到“不惑”,就需要学着用减法生活。
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不断地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财富、情感、名誉等。但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三十岁以后,要学会舍弃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拒绝做不想做的事情。当敢于舍弃、知道如何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过“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是通往极高明境界的一种适当的方法。
孔子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关键在于“知”字。孔子认为,君子应更看重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种对大道的信仰和追求,这个大道就是天命。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内心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
当自己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定力之后,就到了孔子说的“六十而耳顺”。此时,你能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从而实现理解和包容。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佛寺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到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由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的。
终于有一天,这些台阶不服气了,他们对佛像提出抗议说,你看我们来自于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那个佛像淡淡地对它们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的。
我们看孔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心,越到后来越从容和缓,而在这从容之前,其实是要经历千锤百炼的。(《〈论语〉心得》于丹著中华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