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期,正当杨在葆全身心投身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中的时候,中国电影面临商业化冲击与艺术创造的阵痛,国产电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冰河期。从50岁到70岁……整整20年,杨在葆没有再演过一部电影。
直到今天,杨在葆还是一如既往地谢绝那些他认为缺乏生活基础的角色,谢绝商人重金请他做广告,他说,“人生就是一幅自画像,关键的几笔不能画歪了,不然就不好看了。演员更是自画像,欣赏什么追求什么,往往是他塑造形象的准则。我不会为了挣钱而演戏。就像当年跟我母亲说的一样,我不是一个戏子,更不是一个逗乐儿的玩物,我从不拿自己的事业开玩笑。”
“笑富贵千钧如发,男人到死心如铁。”杨在葆最爱用狂草书写辛弃疾的词。“文艺作品应该弘扬民族优秀的精神,而不是一味追求金钱。市场大潮面前,我没有办法,但我同流却绝不合污,于是有人就说,你不合污,那么人家明星住别墅开奔驰,你什么都没有,你不是活该吗?那我就活该吧。”
不演戏,杨在葆当起了导演,在银幕上抒发自己的心声。当娱乐片、商业大片漫天飞舞时,他偏偏选择拍摄电影《党小组长》,还特意把党章拍了个大大的特写;在《昨日的承诺》中,他干脆给男主角起名为“赵汉青”,一腔“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淡泊与坚忍。回顾自己的一生,他说,“也许我是电影市场中的败将,但我决不是降将。”“一个人对自己认准的事、认准的道理不能坚持、不敢表达,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人活着要有点血性。”(《工人日报》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