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作家不能游离时代

2007-03-2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作家陆天明在上海“城市文学讲坛”的演讲中回顾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状况后认为,从1985年到1995年,中国文学的确繁荣了十年,但从1995年以后,文学又一下子衰落下来。他分析了衰落的主要原因。

1995年以后,我们的文学成天沉湎在、陶醉在、封闭在那个终于找到的自我中间,

而这个自我只是作家的一个“小我”。当时的文学理论不提倡文学与社会、与现实相结合,而是希望作家向内心开掘,片面讲求形式美,或语言美、节奏美、句法美等等。当时大家一窝蜂地推崇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但实际上许多人迷恋的只是小说的魔幻形式。我们击节欣赏、记住的只是小说开头的那种叙述语句,就像后来我们被马原一篇小说的那个开头――“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所“震撼”一样。

马尔克斯小说真正的价值到底在哪里?他之所以震撼整个拉美,在世界文坛上掀起了一股拉美文学旋风的真正原因在哪里?是因为他写了他的民族、他的国家百年命运的挣扎。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但在这30年里,中国并没有出现一部很像样的、足以表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作品。中国的作家都干什么去了?当然,我们仍然在写,仍然在沾沾自喜、津津乐道地写属于我们自己的作品,仍然有人夸、有人评、有人奖励,仍然可以过得很舒服,很满意。但是很多作家的“我”和整个民族的命运,和整个时代的命运不贴不靠。如果整个作家群都是游离在时代之外,那么这个国家的文学必定要疲软,必定要苍白,必定要走下坡路。

我们今天不谈技巧,不谈文学理论,但一定要问一声,处于命运变幻的关键时刻,我们该怎么做?(《解放日报》3.1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