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脚下一个宁静的院落里,一幢平房与弧形白色二层楼相连,旁边是一幢独立的二层建筑。去世之前的大约半个世纪,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一直住在这个院落里。
毛岸青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任俄文翻译,翻译出版了10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
相对于邵华,毛岸青在家中是慈父。
毛岸青把自己擅长和关注的内容都集结成书,晚年他与邵华共同主编了《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少年毛泽东》、《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书;还参与策划摄制革命历史影视题材作品《杨开慧》、《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等。
他多次和邵华、儿子毛新宇重走长征路,到革命老区、工厂、农村调研,并以多种形式帮助失学儿童,支持创办了多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词、谱曲,是毛岸青晚年的一大乐趣。2006年12月,为纪念毛泽东逝世30周年,毛岸青和夫人邵华共同作词,制作了歌曲专辑《永远的怀念》。年轻时,他就会钢琴、二胡等器乐。
其实,毛岸青还是个下棋高手,特别是国际象棋,一家人都是他的学生,但谁都不是他对手。他在苏联十多年的工作和学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毛岸青的日常生活方式。有时候,身边的工作人员会用俄语对他说“吃饭了”,毛岸青也会和蔼地用俄语回几句,还耐心地指导他们俄语的标准发音。
在毛岸青身边的人都说他很善良斯文,“连蚂蚁都不愿意踩”。(《?望东方周刊》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