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名叫做土屋的日本大学生来《环球时报》记者家中做客。土屋向记者提出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历史的问题。
原以为土屋是感染了温家宝总理访日引发的中国热,但直到他提出“秦始皇有没有搞过租庸调制”、“董仲舒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这些“高深”的问题,记者才突觉不太对劲。
在一番询问下,
为何选择中国历史文学作为试题?本报记者请教了一名日本政府的公务员。他说日本公务员的考试,历来就有“汉学”科目,而且所占比例很大。具体原因有两个:第一,日本传统认为“汉学”是衡量一个人修养的重要指标。如果在日本访问,会发现日本人的致辞中,总会带上一两句中国古文,以此表示自己的修养深厚。
尽管明治维新以后从政治、文化上日本全面倒向西方,但在修养方面,依然保留了传统的看法,所以,多少要懂得“汉学”,是日本政府保证警察等公务员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第二,日本传统认为“汉学”包含着重要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自古以来,就将其视为“治世之术”,因此认为警察等公务员懂得较多汉学,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和完成自身职责。(《环球时报》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