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变形

2007-05-3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天使化”和“妖魔化”是人际交往中常常出现的心理变形。

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在喜爱一个人、信任一个人、崇拜一个人时,很容易把对方看作完美无瑕的天使。对方的一言一语,似乎都可以给自己极大的力量、满足和快慰。

然而,一旦发现缺点,他们就觉得对方成了个一无是处的人,甚至是十恶不赦的魔

鬼。于是信任崩溃,情义瓦解,崇拜消散,只剩下委屈和怨恨。

什么人最容易被“天使化”?恋人、名人。有位恋爱中的朋友终于遇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我问她:你的这个心上人是否有缺点?她说,没有,他太完美了。不出两个月,朋友在电话里哭诉,这个完美的男人原来脚踩两只船。

什么人最容易被“妖魔化”?领导。中国人过去崇尚“明君”、“清官”,其实也是一种“天使化”的倾向。但因为权力不可避免地滋生腐败,久而久之,中国人就形成了一种集体潜意识:领导即使不贪污腐败,也会专横弄权,好一点的也是平庸无能。这就走向了“妖魔化”的极端。

容易将他人“天使化”和“妖魔化”的,又是怎样一类人呢?

首先,这些人的思维模式是两极化的,要么黑要么白,要么好要么坏,将所有的人和事刀切斧劈,一分为二。

其次,我们倾向于用性格或人格来解释他人的行为,而用环境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比如同样是言而无信,我们会认为别人是不讲信用的人,而我们自己是因为实在没办法。这种归因方法,也会使得我们对他人“妖魔化”。

“天使化”和“妖魔化”,是一种将他人非人化的倾向。如果我们在欣赏别人的优点时,也能包容对方的缺点;或者发现了别人的缺点,却不影响向对方学习,我们就会变得坦诚平和,得到更多的人际资源和支持。(《自我:结与解》陆小娅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