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来了怪电话
2007年4月2日,和往常每个周一相同,小王早早地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的《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她是这里的排版员。
当总编室的电话响起,电话另一头传来很有礼貌的声音:“请找总编助理小王。”
总编助理?编辑部没有这个职位
除小王和总编室李主任之外,其他编辑也接到过这样的电话,有湖南的、湖北的、广东的、浙江的……
李主任清楚地记得,除了先找“小王”的,还有几次,电话直接传来趾高气扬的声音:“我是×××学校的×××,我的文章安排在哪一期发啊?”
李主任察觉到了什么,于是试探着问:“您是不是已经交钱给谁了?”
几秒钟的缄默,电话挂断。
“我们杂志,从来不收版面费。”这句话,李主任一字一顿地说了好几次,“评职称就得发论文,因为我们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所以好多人都巴不得我们收钱啊!”
“非一般”的约稿信
汤老师在河南某职业技术学院做学报编辑,目前是副主任、副教授。问及冲不出瓶颈的原因,汤老师无奈地叹气道:“没有办法,要评职称,就必须得发论文!要发论文就要交钱啊!”
2005年汤老师爽快地交了2000元版面费,在某核心期刊发过一篇论文。
这一次,这个“总编助理小王”发来的约稿信,比起一般期刊有很大的不同:
__先生/女士,您好:
我是《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的总编助理小王,负责稿件审定的三审工作,也就是说,所有在本刊发表的文章,最后一关,都是由我审定,签字。从业几年来,做事认真,敬业。可是结婚了,却连个房子都无力购买,深感责任重大,愧对父母妻儿。
所以在此,愿为各位发表论文作点小小的服务,顺便收点赞助费。既助你升职,也为我添加一点小小的收入。请发送文章到我的邮箱,二十日内发送电子稿用稿通知到你的邮箱,你两天内付款(每篇3000元);每期稿件,我有八个版面可以自己做主。
汤老师将信将疑地回了一封E-mail。过了几天,他接到了电子版的“用稿通知”,告诉他论文将于2007年8月刊登在《中国高等教育》第15期上。通知书上编辑部的地址没错,至于“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的大红公章,比起正品来,造型、清晰度等都要差很多,并且字体不同。
汤老师按照这个属于中国网通小灵通的“联系电话”打过去,对方催着交钱,并且提供了户名为“王吉强”的农业银行账号。
“不会是假的吧?”汤老师问了一句。
“当然是真的!”对方信誓旦旦。
汤老师还是不放心,于是查到了《中国高等教育》总编室的电话,打来一问,果然是假的。他虚惊一场,还好没交钱。
生机盎然的“产业”
根据汤老师等人提供的线索,《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领导拨通了“总编助理小王”的电话,严厉警告他不要再假借杂志社员工的名义行骗,并称已报了警。
很快,他的电话打不通了。
4月底,当编辑部的骚扰铃声逐渐停止的时候,互联网上又出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紧急征稿”的启事。笔者联系上了发启事的“杨老师”。他表示,交4500元版面费,就可以在《中国高等教育》上发文章。按照程序,交论文,把钱打到账号上,“电话和网络联系就可以了,不用见面”。
“总编助理小王”、“杨老师”等都不过只是偶尔暴露的冰山一角。在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上检索一下“《中国高等教育》征稿”,各种各样的中介机构顷刻间就能跳出来映满人的眼帘。
据统计,目前我国核心期刊不到2000家,而全国高校教师近97万人,在校研究生超过100万。硕士研究生需在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才能获得毕业资格,博士则要求两篇以上的“核心”。
“僧多粥少啊。”采访中,多人发出过如是慨叹。(《中国青年报》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