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香港到北平

2007-06-1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949年2月的最后一天,20多位民主人士登上香港一艘挂葡萄牙国旗的“华中号”货轮。午后,船离香港,向北驶去。第二天,在“乘客”们自发举办的晚会上,叶圣陶给大家出了一个谜语――“我们一批人乘此轮赶路”,打《庄子》一篇名。同船的宋云彬猜中了谜底――《知北游》。

出发前

新中国成立前夕,大批民主党派领导人、工商业家、文化界人士云集香港,分批秘密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迎接新中国的到来。潘汉年是这项历时1年的政治任务的执行者。在他的细心筹划下,共有350多位民主人士分20多批秘密离开香港,转到解放区,叶圣陶一行正是其中的一批。

为确保行程不走漏风声,叶圣陶等人在成行前的两三天里换了三四家旅馆。上船时,也都乔装改扮。叶被指派为管仓员,以前西装革履的王芸生、徐铸成等人皆改为短打扮的船员,郑振铎是押货员,陈叔通、马寅初等年迈者扮为商人,女客则以搭客身份上船。

即使如此,他们还是有惊无险地遭遇了严查。负责送马寅初上船的赵?(解放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后来回忆说:

“马先生上小船的时候,他手里提着的一个小皮箱不小心打开了,里面的照片撒落一地,照片上写着:寅初先生如何如何,如果这些照片被人看见就会暴露身份,我急忙帮他收拾。正在这时,一个警察走来,眼盯着马先生手上那只尚未合拢的小皮箱,我一看不好,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二百块港币,塞到警察手里,与他拉拉手,对他说:“大喽(大哥),请你饮茶去吧。”警察见钱眼开,拿着钱走了,我们赶紧登船,躲过了一劫。”

船上

5天的海上漂泊,想来难免枯燥乏味,但船上每天都有晚会,加上平时的谈天说地、诗词酬和、喝酒、打麻将……可谓一次意趣横生之旅。柳亚子在3月2日的日记里写道:

“上午,作诗和圣陶。下午雀战。黄昏开晚会,陈叔老讲古,述民元议和秘史、英帝国主义者代表朱尔典操纵甚烈,闻所未闻也。邓女士唱民歌及昆曲,郑小姐和包小姐唱西洋歌。云彬、圣陶唱昆曲。徐铸成讲豆皮笑话,有趣之至。王芸生讲宋子文,完全洋奴态度,荒唐不成体统了。”

船上虽颠簸,“晕船者殆居半数”,但大家的心情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而是沉浸在对新社会的憧憬之中。在一次晚会后,与会者“谋全体合唱”,他们想来想去,选择了《义勇军进行曲》。巧的是,数月之后,这首歌曲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解放区的天

3月5日午后,船抵烟台,众人进入山东解放区。烟台市市长徐中天等设午宴为客人接风。叶圣陶在日记中记下了第一印象:“徐贾二君态度极自然,无官僚风,初入解放区,即觉印象甚佳。”

第二天上午,中共华东局秘书长郭子化和宣传部副部长匡亚明专程来烟台迎接客人。中午,主人再设午宴,并以当地有名的张裕葡萄酒享客,宋云彬有“余饮十余觞”的记录。席间,主人向客人介绍了解放区的种种情形以及解放战争所以制胜之道,“宾主尽欢”。饭后,一行人赴市区巡礼。徐铸成在书铺发现了东北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如见异品,即购买一本,暇时详读,如获至宝。”

随后的十多天,客人们在解放区一路走访参观,每过一处,都受到盛情接待和欢迎。

3月11日,全体人员乘火车往济南,继续北上。3月18日抵达北平,入住六国饭店。叶剑英市长和李维汉、郭沫若等到车站迎接众人。历时20天的“知北游”至此结束。(《人民政协报》5.1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