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出水将军罐进行脱盐处理
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的十里银滩上,一个巨大的建筑正在兴建之中。数月之后,这栋建筑将迎来它的主人――一艘在海底沉
它20年前就被发现,但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想清楚如何处置它――将它整体平移到海岸边那座正在兴建的博物馆中,一边发掘一边展览。
这个计划如此宏大,到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其他人做过类似的实践。
这也是中国水下考古的最新进展,从1987年到现在,20年间,这艘被命名为“南海一号”的沉船已经成为中国水下考古里程碑式的标志,它的发现和打捞过程充满各式各样的奇迹和波折,亦如中国水下考古本身的进程一样:从没有一个水下考古人员,没有一套水下考古装备开始,到目前已经着手操作世界上最具难度的水下考古实践。
“南海一号”开启中国水下考古进程
北京,朝阳区静安里26号513房间。
这是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临时办公室。办公室不大,只有6个人。主任张威,是中国水下考古的第一批队员。20年前,这个办公室刚刚成立时,名字还叫做“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那是在1987年11月。
1985年,英国人哈彻在中国南海发现一艘沉船,并用10周时间将船上的货物打捞出水,其中包括15万件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和一些金锭。这些货物后来在荷兰嘉士德拍卖行成交额达2000多万美元。而中国人直到拍卖会消息传出时,才知道一个外国人在水下找到了如此众多的中国文物。
12年后,中国水下考古的创始人,时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的俞伟超还在文章中感叹:“这刺激了中国政府和考古学界下决心开展自己的水下考古工作。”
1987年,对于中国水下考古来说,发生了很多大事。水下考古研究室的成立只是其中一件。“那的确是中国水下考古开始的一年。”张威说。2月,文化部发通知要筹建“国家水下考古工作协调小组”。6月,张威和国家文物局杨林,受邀去荷兰参加北海沉船的调查发掘,在那里接受水下考古的训练。
同年8月,张威等人还在荷兰学习的时候,中国交通部广州海难救捞局已经开始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在广东川山群岛附近海域开始探测一条荷兰沉船。一艘2000吨的驳船,带着100吨重的吊机,在声纳仪的指引下,一探到可疑物,就将1吨多重的抓斗放下去。一下,两下,三下……在茫茫的大海上,这种犹如捞针般的作业方式持续了10多天,荷兰沉船丝毫不见踪影。希望越来越渺茫。突然间,一个可疑信号出现在声纳仪当中,这一斗下去,抓上来数百件瓷器、铜钱、银锭……
是沉船。但不是英国人要找的荷兰沉船,而是中国宋代的一艘沉船,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南海一号”。
船行海上丝绸之路
在中国久远的历史中,丝绸和瓷器,一直是最受欢迎的外贸产品。自长安或洛阳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再到中亚、西亚,最后到达地中海沿岸。从汉朝开始,来自中国的丝绸就这样由各色商人牵着驼队,通过这条重要的贸易通道运输到亚欧各国。这种贸易一直延续了数个世纪之久。
在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同时,中国的丝绸,也在通过海路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国外。这是一条从中国沿海港口出发,一直向西,穿过南海,抵达外部世界的贸易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在汉代即有记载,当时中国船只从广东、广西、越南等地的港口出海,沿中南半岛东岸航行,最后到达东南亚各国。唐宋之后,随着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演进,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更加遥远,贸易也愈显繁荣,对于中国瓷器来说,再也没有比水运更加便捷和安全的运输方式,于是丝绸之路也进而演变成“陶瓷之路”。
“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点,正是处于这条航线之上。由沉船的海域向东北,经过川山群岛,可上达广州、潮州、泉州、厦门等港口,向西则可下雷州半岛、琼州海峡以至广西,然后穿南海到达更加遥远的目的地。
沉船船头朝向西南240度,看来正是从中国港口出发,驶向外洋的货船。经过几次水下探摸,考古队员们大致探明船上装有大量瓷器等物品,总量在5万~8万件左右。
揭开深藏水底的秘密
那些深埋于海底的瓷器,有许多被捞上来时还光亮如新。洁白的瓷胎,绘以各式各样精美的纹饰,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那些制作精良,美观耐用的中国瓷器一直是国际收藏界的宠儿,哈彻在中国南海打捞上来的清代瓷器,在嘉士德拍卖行中,一组144件一套的餐具,成交价为334156美元,而一对普通黄釉罐,竟然卖到15000美元。
那么,装满精美宋瓷的“南海一号”究竟能价值几何呢?有人推测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
随着岁月的推移,那些古人生活的信息在一点一点的减少、消逝。而有关航海、造船、贸易种种细节,由于文献缺乏记载,水下考古更成为能够获得这些信息的重要途径。早在1974年,考古学家曾在泉州后渚港发现一条宋代沉船。幸运的是,这艘沉船发现时,沉陷在一片海滩的淤泥当中,并不需要水下考古的技术和设备就能发掘。正是这条船,人们才得以认识到宋代贸易、航海、生活的诸多细节。
这是一条福建产的中国货船,船上发现2300多公斤香料、2000多枚贝壳、96件木制签牌,还有大量瓷器、铁器、钱币、皮革制品。船上的贝壳是水晶凤螺、篱凤螺等品种,盛产于东南亚海域。船体上附着的小船虫,会在水温25度时排卵附着船板,时间在6~9月。另外,遗留在船上的荔枝、桃、李子等果核,其果实成熟期也在6~7月。大量信息表明,这艘船正是在夏季乘着东南风,由东南亚返航运送香料的货船,却在到港后沉没,仓促的时间甚至让船主连货物都来不及带走。另外,船上发现的中国象棋棋子和宋版小说残叶,也能透露出船员们枯燥的航海生活之外的一些细节。
那么,“南海一号”能带给我们什么,它的信息量会超越泉州后渚港沉船吗?
答案在海底20米处
从1987年被发现,1989年中日联合调查队再次对“南海一号”进行了探摸,这次持续5天的调查获得了沉船更加精确的位置,并掌握了有关沉船海域海况、气象方面的资料。但在此之后,中国水下考古队一直没有再对其进行打捞,直至2001年。
“南海一号”调查的停滞并不意味着中国整个水下考古的停滞。从1991年开始,中国水下考古队的工作重点转到辽宁绥中三道岗海域的沉船遗址。这是一条元代沉船,调查和发掘持续7年之久,直到1997年才结束。“这是一个坐标,它是中国水下考古队第一次独立开展大规模水下工作。”张威说。
这是一艘水深在10米以下,长约25米,宽约5米的沉船遗址。由于长期浸泡在海水中,船体已经被海虫吃掉,只在沉船处散落大量的元代铁器和瓷器。考古队员们将这些器物打捞出水,通过辨别,瓷器为元代北方磁州窑的产品。
刚刚结束三道岗沉船遗址的发掘不久,张威就带着12名队员奔赴西沙,在那里展开大规模的水下文化遗存考察。
经过数天的搜索,他们在永乐群岛南面的华光礁附近发现一处沉船遗址,里面散落着各式各样破碎的瓷器,遗址的很大部分埋藏在珊瑚沙之下。通过挖掘打捞,确认这是一处南宋沉船遗址,随后被命名为“华光礁一号”。遗址中的瓷器来自闽江上游松溪窑、晋江瓷灶窑、泉州德化窑等地。但是由于位处渔民的作业区域,这处遗址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在海上丝路的航道上,大小沉船不计其数,有些地区正处于渔民的作业区,因此常常有人从水中打捞上沉船货物。这也引来不少文物贩子的觊觎,他们有的从渔民手中购买,有的甚至花钱雇人私自在沉船处打捞,不但给文物带来损失,更是造成考古信息的流失。
从1989年就停滞的“南海一号”调查计划,并没有被放弃。2000年,事情有所转机,当年香港要填海建造迪斯尼乐园,邀请张威等人协助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在香港,张威和队友结识了一批潜水爱好者,他们得知“南海一号”的事情后,主动表示帮助筹措调查资金。2001年,经费到位,调查得以继续。
从2001年至今,历年打捞出水的文物已经多达4000件,包括了金、银、铜、铁、瓷等多个种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调查的深入,人们对“南海一号”的了解越来越多:它是目前世界发现的海下沉船中,船体最大、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出水的瓷器涉及到福建、浙江、江西等不同窑口;根据出水的钱币显示,它的沉没时间大致在南宋早期;船体的木块部分为马尾松,船只可能建造于中国南方;出水的银质镀金腰带和鎏金龙纹手镯显示船主非常富裕……
但是令人困惑的谜团也越来越多:它到底属于哪个国家?船主是什么样的人?众多窑口的瓷器是如何进入到同一条船中?它从哪个港口出发,途经哪里,又要驶向何方?船员来自什么地方,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它又是如何从事贸易的……
一切神秘而好奇的答案都静静地躺在水下20多米的地方,等待着出水的那一天慢慢揭晓。(《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