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十一大到十六大,龚育之都是大会报告的起草人之一。这种特殊的经历,使他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党的路线和方针有着特别深刻的体会。
曾:从1977年8月的十一大到2002年11月的十六大,您的体会有什么不同?
龚:有评价说十一大批判“四
十二大以后就不同了。十二大是在“历史决议”清理了历史是非之后才开的,是一次在拨乱反正、历史转变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十二大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这个主题还不是出现在胡耀邦的主要报告里面,而是出现在邓小平的开幕词中。邓小平的开幕词最先让两个人起草,我是一个,当然后来初稿出来以后还要通过上面主持的人来讨论,最后由邓小平本人定稿。
十三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个重大理论发展。十四大报告是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基础的,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也是个重要的理论发展。
十五大报告是在邓小平刚刚逝世之后。十五大报告概括出了邓小平理论,而且作为我们党的旗帜,展开论述。十六大又有新的东西,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建设小康社会,讲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社会更加和谐,讲到要发挥各种积极性,要所有的人都各
得其所,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这么一个局面。
曾:回过头来看,您对中国这样一段历史有什么样的感受?
龚:可以说是“波澜壮阔”!
(《北京日报》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