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疯狂的群体

2007-07-0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与鸦片、海洛因、大麻等传统毒品不同,新型毒品主要指冰毒、K粉和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物。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之际,国内首份新型毒品调查报告出炉。

新型毒品使用者的群体特征

656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结论显示,新型毒品使用者的总体状况是:1.使用人群凸现“三多”:男性

多,低学历者多,无业者多;2.使用种类高度集中:主要集中在冰毒、K粉和摇头丸;3.使用人数增长迅速。

调查发现,新型毒品使用者具有五大基本特征:

一、性别差异:男性“势众”,女性“速疾”

从总体样本看,男性的人数虽远远高于女性,但是在增长速度上,则可谓“阴盛阳衰”。

二、年龄结构:低龄浪潮涌动;

样本数据显示,新型毒品使用者年龄结构总体呈橄榄型形态,即两头低,中间高。但是,该人群中的低龄化趋势严重,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目前新型毒品的流行蔓延,主要是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娱乐场所,灯光刺激、声乐激发、群体效应,很容易对年轻人产生诱惑。

  三、学历分布:“低等”密度高,“高等”势迅猛

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尝试将受访者的文化程度划分为低等(初中及以下和技、职校学历)、中等(中专和高中)和高等(大专及以上学历)三个层次,结果发现,其中低等学历者占63.7%,中等学历者占31.3%,高等学历者占5.0%。低等学历人群的密度之高令人咋舌。

然而,尽管高等学历的新型毒品使用者在总样本中仅占5%,但其来势之迅猛仍然值得我们警觉。

当然,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在新型毒品的使用上也就越趋于理智、越注重现实。统计发现,相对于中、低等学历的新型毒品吸食者来说,高等学历使用者对毒品的依赖程度和滥用程度都较低。

四、职业状况:非稳定就业者占据“半壁江山”

新型毒品使用者的职业状况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报告自己最近一个月以来处于无业或失业状态的占到44.7%;二是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以及娱乐服务场所业主或员工等特殊职业群体占到39.7%;三是曾经有过娱乐服务场所从业经历的人占到了31.3%。

五、婚姻关系:四成“分崩离析”

在样本人群中,未婚者占了56.6%,已婚者(包括在婚、离婚、丧偶及已婚分居)为43.4%。为了了解已婚新型毒品使用者的婚姻状况,我们对已经有过婚姻关系的受访者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人群的婚姻关系极不稳固。数据显示,在有过婚姻经历的受访者中,婚姻关系彻底破裂的占35.4%,其比例之高令人瞠目;此外还有3.2%的人目前正处于分居状态。

理性的泯灭

每当谈到为什么不能摆脱毒品这一话题时,几乎每个使用者都会说,“不是摆脱不了毒品,我们是摆脱不了那个圈子,朋友们都在玩,你怎么可能不玩?”的确,群体的力量在新型毒品使用者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群体并不是大量的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只有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思想感情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即成为一个心理群体,这才是我们说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个人理性是怎样逐渐地泯灭,转而走向群体疯狂的?

首先,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心理学上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在我们的调查中,70.1%的新型毒品使用者,在接触新型毒品之前都明确知道那是违禁药物,即毒品,对其都抱有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但是当他们进入了使用新型毒品的圈子后,听到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说:“这个(新型毒品)就是好玩的东西,根本不会上瘾。很好玩,试试就知道。”在这样的说法重复几遍之后,他们就会去尝试这种“好玩的东西”了。

其次,约束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的群体中失去了效力。“刚开始的时候很怕公安来抓,但是整个场子(娱乐场所)里的人都在玩,别的场子的人也都玩,现在有几个年轻人不玩这个的?所以就不怕了。”这段被访者的自述反映了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

“在那里(群体中)他们都说(新型毒品)对身体没害处,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相信了,也觉得不影响身体。其实玩(使用新型毒品)久了,我的牙也掉了,整天情绪都不好,有时候想自杀。但是还不觉得是毒品引起的,还以为是自己身体不好了。到戒毒所才慢慢想明白,我以前可健康了,就是溜冰(使用冰毒)以后身体不好了,你说怎么会对身体没害处呢。当时就相信,像着魔了一样。”是的,就是群体的这种魔力使受害者相信了在正常状态下不可能相信的话,这就是群体的“催眠术”。

一个美丽但苍白的女孩儿告诉我,她的黑夜和白天已经完全颠倒。以下是她的日程表:18:00~起床、化妆;20:00~和朋友一起到High吧(类似于蹦迪场所,有新型毒品供应);22:00~服用K粉或摇头丸,开始跳舞;一直跳舞到第二天6:00,回家睡觉。有的时候服用剂量大,会连着三天三夜不睡觉,一直跳舞或者和朋友们嬉闹。她的小服装店的经营已经完全荒废,现在消费的钱都是以前的积蓄。

艾滋病风险

吸食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途径实现的,因为海洛因属抑制类的精神物质,一般不会使吸食者产生性兴奋,反而容易使吸食者逐渐对性丧失兴趣。然而,人们对于传统毒品和艾滋病风险相关关系的这种经验认识,对于新型毒品而言将不再适用。

新型毒品滥用行为与艾滋病风险之间的重要关联途径主要是性传播。新型毒品是兴奋类精神药物,人们吸食或滥用后,发生性行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复杂的性伴网络和性行为方式随之产生;并且,这一人群的艾滋病风险意识十分薄弱,在发生性行为时由于没有使用安全套的习惯而丧失了最基本的自我防护机会;最后,新型毒品滥用者因高危性行为状态而成为艾滋病风险高危人群。

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冰毒、摇头丸等都是导致中枢神经兴奋的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后有兴奋感、性冲动和发泄的欲望。事实上很多人使用新型毒品就是为了追求这种刺激。一位男性调查对象说:“我同很多异性发生过性关系。溜冰后人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但脑子还是很清醒的,而且很乐意去做那个事,尤其是女性。”在一些使用者看来,吸食冰毒之后发生性行为已经成了使用冰毒的必然程序,称之为“散冰”。有人为了增强兴奋感,常常混合使用多种新型毒品,这大大提高了发生性行为的可能。

其次,新型毒品会让使用者的性能力大为增强。很多新型毒品使用者都报告用药后可以连续发生多次性行为。因此,一些人将使用新型毒品作为增强性能力的方法,以期得到更多的性享受。他们吸食完后便借着药性开始狂欢,药性消散后又再次吸食,如此反复,甚至持续通宵。一位已经劳教了半年的男性使用者一听到冰毒仍会两眼发光:“这个(发生性行为)是一定的,光溜冰有什么意思?”

与吸食海洛因相比,使用新型毒品更趋向于群体行为。新型毒品使用者常常以聚会的方式一起用药,地点主要为KTV、酒吧、迪厅等娱乐场所或是宾馆酒店。“人多才能HIGH起来”是使用者们用药的前提,于是使用新型毒品一定要集体行动,称之为“开会”。如果用药地点是在宾馆酒店,则一定需要男女配对,称为“配菜”,自己带来的女伴叫“私菜”,从外面请的小姐叫“公菜”。可见,新型毒品使用者的性行为对象不仅包括配偶、恋人等固定伴侣,还大量涉及熟悉或不太熟悉的朋友、场所偶遇的陌生人和商业性工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专业陪HIGH”的商业性工作者群体正在形成。一位长期在娱乐场所兜售新型毒品的男性调查对象介绍:KTV中这种小姐的比例可能已经接近三分之一,她们陪客人使用新型毒品并在用药后提供性服务,被称为“散冰女”,收入高达每次一千到两千元。在中高档的KTV中“点菜”(请小姐陪HIGH)和“套菜”(陪客人使用新型毒品并提供性服务)已经成了圈内约定俗成的流行暗语。一位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说:“用这些药的人,性生活很乱。他们自己人胡闹,还叫一群小姐一起吃药一起搞。她们一晚上能和五六个男人在一起发生关系,赚很多的钱。”另据一些男性受访者反映,冰毒、麻谷等对女性的刺激更强,这些“专业陪HIGH”女性在用药后会产生强烈、主动的性需求。

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途径传播HIV的最后一道防线,而绝大多数新型毒品使用者都没有使用安全套的习惯,从而丧失了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机会。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新型毒品使用者对艾滋病风险的感知不强,在预防疾病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解。一些调查对象甚至认为冰毒本身就含有“杀毒”的成分,可以杀死病菌,根本没有必要再使用安全套。

其次,药物刺激而产生的病态式兴奋导致难以坚持使用安全套。

再次,性伴网络中的信任因素使新型毒品使用者认为安全套没有必要。使用者发生临时性行为和多人性行为的对象很大一部分是熟悉的朋友,即使是商业性工作者也是交往过几次的“熟人”,出于信任和感情,他们常常觉得安全套是“多此一举”。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高危性行为带来的艾滋病风险并不仅仅存在于新型毒品使用者之中,它还以新型毒品使用者为中介,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使用者的感染风险会向他们的配偶、恋人或是朋友传播,而后者可能对他们的高危风险行为毫不知情。  (《社会观察》2007年第6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