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选载了高考“0分”作文片段,其中一篇以《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为题的“0分”作文――
“谁出的题啊?现在的星空还灿烂吗?怎么不改成美丽的太湖水呢?这个比较有现实意义。作为一名高中生而言,对于这些小孩子才会感兴趣的东西没有激情。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
它来翻白眼!闲话少说,还是要写作文,现在来论证怎么能够看见头上灿烂的星空:拿一大棒子,狠狠的打在头上!”
你不能不承认,这位考生说的是实话,尽管不那么中听。扪心自问: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一年能够看到几次“灿烂的星空”?被蓝藻之类破坏的又何止“美丽的太湖”?
求真务实,无论在学校、在单位、在社会生活中,都一再被强调和要求,为什么当学生在作文中写了几句实话,就判其为0分呢?难道它真的一分不值?尽管考试有规则,但这规则是否有些教条?至少它在某种意义上不鼓励学生说想说的话。
近日,云南省政府在全国首设“诤言奖”,悬赏5万元求真话,可见说真话之难。
把“0分”实话与重奖“诤言”联系起来,会产生一个奇怪的“逻辑”:上学时不准或不鼓励说真话实话,及至“养成”了只说好话、套话乃至假话的毛病,政府又苦于听不到真话、实情而出重金“求购”,这是何苦呢? (《工人日报》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