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救护车在你身边呼啸而过时,你有没有想过,车里的院前急救人员每天承受着怎样的压力?
一肩挑的全科大夫
上午10时30分,上海医疗急救中心八五医院分站门口,急促的铃声响起,一辆120救护车出动。车上,有急救医生、担架员和驾驶员各一名,这是上海救护车的标准配
接到转院任务时,小钱迅速转换角色,给车上唯一的担架员当助手。碰到急救任务,司机抬担架,小钱则打针、吸氧、输液、做心电图……急救时不能耽误一秒钟,不许做错一小步。在医院里,打针,有护士;做心电图,有医技人员。而在车里,责任全都压在急救医生一个人肩上。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党委书记贺勇介绍,急救医生的准入门槛,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实际工作中,会碰到多种难以预料的紧急情况。所以,内科、外科、骨科、儿科,甚至妇产科知识都要了解一些,才可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判断。”
一顿饭分几次吃
完成了瘫痪老人转院的任务,已接近上午11时30分。小钱刚准备打道回府吃午饭,却接到总部调度室的电话――6公里外有人需要急救。
“吃了上顿没下顿,还算好的。”八五医院分站站长诸建飚说,“有时候刚吃几口饭就接到任务,一顿饭被打断好几次,那才难受呢。”
急救工作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12小时一个班次,2班轮流上岗。到每年酷暑的急救高峰期,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工作强度更大。特别是急救医生,既要搬上搬下做体力劳动,又要紧急抢救做脑力劳动。“在夏季高峰期,平均每天要出车十六七趟,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不少急救医生工作几年后,逃不过两个职业病的折磨:一个是胃病;另一个是腰椎病,要么坐在车上不动,要么抬担架,腰吃不消。
打不还手 骂不还口
更大的压力有时候来自病人家属。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沿途车辆不让,影响出车速度,病人家属不满意了:“怎么这么久才来?”脾气火爆的,脏话连篇,甚至动手打人。
面对这些不理解,医疗急救中心的要求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中心还特别设立“委屈奖”。“钱不多,主要是一份安慰。”王凯平说,“干这行的,大都习惯了。这种奖项,多数人都不愿意主动申报。所以设立几年以来,很少颁发。”
年轻医生越来越少
小钱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学医是他从小的理想。“急救医生能在危难时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很吸引我。”不过,和他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并不多。
很多医学院的毕业生不愿到医疗急救中心工作,尤其是上海籍毕业生。“今年,中心招聘了44个应届大学毕业生,到报到那天,就只剩33个人。”贺勇说。
“办公室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又走了一个’。”上海医疗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凯平有些无奈。前不久,一名非上海籍毕业生和医疗急救中心签约后,一天班还没上,就去了一家规模不大的区级医院。“我们答应给他医务人员编制和较长期的工作合同,他却宁愿付几千元毁约金,和那家医院签一年合同,当一个编制外员工。”
王凯平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是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收入却不高。急救医生的月收入一般不超过3000元,比不上区级医院。
“用时髦一点的话说,我们这行的‘性价比’较低。”小钱说。(《新民晚报》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