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浮躁的学风与冷静的欧洲学界

2007-07-2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韩国近来频频曝出名人学历造假丑闻(参看7月26日《文摘报》5版)。而事实上,困扰韩国学界的浮躁风,确实也在冲击着其他许多国家。

急于求成心理普遍存在

英国《独立报》7月23日报道,最近几天,葡萄牙社会活动家卡尔代拉在互联网上发表了葡萄牙总理苏格拉底制造

假文凭的博客,立即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

近年来,美国的学术欺骗和造假行为不断增加,据联邦“科研诚实办公室”(ORI)2006年的报告显示,2005年美国举报的科研舞弊案达265起,较2003年增加了50%以上。其中,2005年底麻省理工学院35岁的免疫学副教授帕里耶斯因涉嫌编造和修改科研数据而遭开除的事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大高校纷纷展开严查自纠活动。《纽约时报》等媒体评论说,帕里耶斯是年轻学者急功近利的“典型”。

乔治・华盛顿大学物理系的教授詹姆斯・李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竞争激烈,青年学者急于求成的心理普遍存在。以刚刚进入学界的助理教授为例,同时面临教学、科研和争取项目经费的压力,如果在6年之内还不能晋升为副教授,基本上就只能走人。而一旦晋升为终身教授,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衣食无忧。这也是有人铤而走险、寻求速成的主要原因。

不仅是年轻学者,就连一些知名专家也存在浮夸的毛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2005年11月,纽约州地区法庭宣布,斯特拉顿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癌症专家科纳克被判入狱71个月,罚款63.9万美元,并终身不得申请联邦政府的研究经费。科纳克在医学界小有名气,但热衷上电视广告,参加学术会议,为了节省时间,他竟在临床科研中使用不实数据,导致病人在手术中意外死亡。

欧洲学界很少有丑闻

虽然浮躁之风日盛,但还是有很多学者在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在这方面,欧洲学术界树立了一个比较典型的榜样。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研究大众传播学的屠苏教授告诉记者,在英国乃至欧洲,他接触的多数学者都是因为热衷于领域内的研究才选择在研究机构工作。“因为研究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自己的爱好,因此欧洲的学者不会太过考虑个人的收入利益,所以他们不会为了额外收入去讲学,去参加商业活动。”相比较而言,学者们在研究领域就显得“斤斤计较”。欧洲各国之间的学术活动非常频繁,大大小小的研讨会上,因为一个观点而争执不休的场面不难看到。但是当大家相互达成共识后,却又恢复平时的绅士风范,相约去喝一杯咖啡。

在欧洲,虽然学者的总体收入只能算作中等水平,但是社会地位位居前列。这种状况首先是会吸引一些学有专长的人考虑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去研究院所工作。另外,欧洲学术界也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社会地位,制定了许多严格的规章。屠苏教授说,任何一个学者在向研究机构汇报自己的研究课题时,都必须经过评估委员会的集体讨论,这其中除了决定研究经费安排的问题外,评估委员会还要仔细考量研究课题的社会价值,是否具有创新意义。前段时间金庸先生在向就读的英国剑桥大学递交研究课题时,也是遭遇一再的修改,才最终选定了中国唐代历史的研究方向。

除了慎选课题外,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考证来源,都需要过硬的证明。在欧洲,想要获得博士学位的前提之一,往往是要递交一篇10万字的论文。这其中每一份参考文献都必须明确标注来源,否则任何的差池都会影响到评估委员会对其的最终评估。

除了研究学者自律之外,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为了防止舞弊抄袭之嫌,欧洲学术界一直在不断推出各种新式网络搜寻软件,一方面学者可以通过它们参考同行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评估人员也可以通过它们立刻验证被怀疑的内容是否是抄袭之作。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相对健全的社会架构,让欧洲的学术界一直能够保持比较客观踏实的研究风气,这也是为什么很少听说欧洲学者卷入学术造假事件的原因。(《环球时报》7.2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