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正在告别“打工经济”

2007-11-0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上周末预测说,今年年底中国GDP可能突破23万亿元,与德国相当。这意味着,短短五年里,中国经济超过法、英、德,进入世界经济前三位。

不过,这仍不能摆脱国外传媒的一些质疑。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近日发表文章说,“中国或许就是一个彻底的‘打工经济’”。

所谓“打工

经济”,外媒认为这是与发达国家的“老板经济”相对应,跨国公司向中国投资,收获利润;而中国则通过承接投资,以付出劳动力、土地和环境为代价,赢得发展。

国内几位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表示,这些描述是对我们延续了20多年经济发展状态的一种提醒,但现状是,中国正在告别或已谋求告别“打工经济”。

“中国已具备告别‘打工经济’的基础。”广东省社科院丁力研究员说,“打工”的典型特征是缺资金和技术,靠汗水赚钱。但现在,我们的资金已出现“流动性过剩”;技术方面,以家电、电子、汽车为代表,一些行业也在“市场换技术”战略中开始崛起。

即使仍是在“打工”,内涵也在悄悄改变。如过去承接的加工贸易,大部分只有一两道工序,而现在深圳、东莞大量出现“深加工结转”,零部件向周边企业采购,外企与周边生产企业慢慢形成相互需求的“产业生态”。周边企业摆脱了过去单一的“打工”形态,成为外企“产业合伙人”。

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目前已有近千家),完善从研发到制造、销售全过程产业链,便说明了这一点。

内源经济的迅速崛起,则为中国告别“打工经济”提供了另一个注脚。以外向型经济最突出的广东为例,五六年前工业增加值中外企曾占一半,而去年,已下降10%左右。广东省统计局高级统计师邱俊也透露,民营经济总量在2006年广东GDP中高达40.5%,已与外源型经济形成“双轮驱动”态势。

多位经济学者认为,中国正在告别“打工经济”。“但这一告别过程可能会很长。”丁力说,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日本是唯一从“后发型国家”成功转型为创新型国家的,也花了三四十年。(《羊城晚报》10.29)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