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连生活都难以为继的孤儿,现在却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张扬军的成长轨迹给我们太多的感叹和启迪。
张扬军教授(右一)在
指导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
今年刚满40岁的张扬军,又黑又瘦,个子矮小,穿着简单朴素,将他与在京打工的建筑工人们混在一起,谁也不会认为他是名震海内外的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去一些大的饭店宾馆参加会议时,曾多次因其外表的原因被保安拦在门外,有几次甚至从校外返回清华校园时也被学校保安拦住。有一次,一个单位来车接他,当他走到车边问是不是来接他时,车里的人望了他一眼,加重语气说:“我们是来接张扬军教授的。”张扬军笑着说:“我就是张扬军。”来接的同志瞪大眼紧盯着他,眼睛里满是不相信,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和民工差不多的人,就是承接如此重要科研任务的清华大学教授。
张扬军,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车船动力流体专家;现为解放军总装备部某技术专业组专家、国家安全重大基础项目课题负责人。他的履历上往往与“第一”、“最年轻”或“唯一”等字眼相关联。如他在清华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车船热动力研究室,采用跨行业交叉理念将航空热动力技术应用于车辆船舶工业;36岁那年被聘为教授,成为清华大学汽车系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是美国通用公司北美技术中心动力室与中国进行第一个国际合作的课题负责人;在获得首届“中国优秀博士后”奖的全国十佳博士后中,他是最年轻的。
他上大学前的日子却写满了辛酸与不幸。1967年出生,1岁丧父,11岁时母亲改嫁,从此张扬军沦为孤儿。一个从小孤苦伶仃的农村孤儿,是如何克服贫困与饥饿艰难前行,取得今天的辉煌的呢?
艰辛童年
宜昌?亭,是湖北省宜昌市的东南门户,进出三峡必由之路,川鄂交通之咽喉。张扬军就出生在?亭的高湖村,这片土地给他留下太多辛酸的记忆。因为家庭贫寒二哥张扬新被送人。1岁多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如同顶梁柱轰然倒塌,父亲的去世使得家中一贫如洗,母亲带着小扬军和他的大哥艰苦度日。自从记事以来,饥寒一直伴随着小扬军成长。从小营养不良,张扬军的个子明显矮于同龄人。也许是命运为了补偿对张扬军的不公,他虽然家境贫寒,身材瘦小,穿着破旧,每天要上山砍柴,放学回家后还要打猪草,但学习成绩却出奇的好,从小学起,在班上从来都是名列前茅。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他读完高中,考上大学直至进入社会。
命运对张扬军过于残酷,他的大哥大他13岁,张扬军9岁时,因为家贫,大哥倒插门到很远的地方给人家做了上门女婿。大哥走了,家里更加困难,母子俩不得不靠砍柴卖维持生计。
11岁那年,他读小学4年级,迫于穷困的生活,母亲改嫁离开了他,从此张扬军成了孤儿。在正常的人家,11岁的孩子正是在父母身边无忧无虑地享受灿烂阳光的日子,但幸福的阳光却没有照射在张扬军的身上。
母亲走后,开始时每周还回来看张扬军一次,以后渐渐地少了。有一次,母亲连续两个月没有来。一个11岁的孩子独自面对生活,可以想象每天的艰难与辛酸。
除了上学做作业外,张扬军每天还要挑水、打柴、做饭、喂猪、洗衣、种菜。家里没有米了,11岁的张扬军要敲开左邻右舍的门去向人家借,要看各种脸色。不到一米高的他要独自面对这些连大人也难以应付的生活难题。几天不挑水,水缸里长毛了;做一天饭,要吃几天,除了辣椒酱就再也没有别的菜。
“老师就是我的父母”
了解到他的家庭现状后,老师和同学们都关爱着这个不幸的孩子。一起上学的同学常常从家里多带一份饭菜给他。有一次他生病了,但没钱看病,只能干熬着。张扬军初中的班主任吴明皇知道后,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半个月的工资,将他送到医院,守护在他身边,并在班上号召全班同学给他捐款。全班同学你一毛我一毛地帮助他。张扬军记得,有一个同学给他捐了2元钱,在那个时候,2元钱是他半个月的生活费呀!
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张杨军对学校、对集体充满了感激之情。初三那年,张扬军以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宜昌地区教研室办的重点试验班,但因为费用无法解决,他打算放弃。听说这件事后,负责招生的胡献国老师对他说:“你一定要克服困难去读书,至于费用的问题,由学校负责解决。”就这样,张扬军来到了设在镇上的土门中学。在这里,学校不定期地给他发放生活补助费,解决了他的生活问题。这一年冬天,新的班主任谢述贤将一套崭新的厚绒衣交到张扬军手里。从小学起,张扬军就没有穿过新衣服,捧着厚厚的绒衣,他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拿在手里暖在心里。
1982年,张扬军初中毕业,他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是考中专尽快就业还是考高中准备读大学?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张扬军选择了前者,他报考了宜昌县师范学校。谁知体检时因为身高不够,他落选了,命运之神安排他继续接受高中教育。
高中期间学习日渐紧张,此时的张扬军不能再去砍柴和回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仅靠学校每月补助的4元生活费度日,饿肚子成了家常便饭。高中的两次饿肚子让他至今记忆深刻。一次是高二的寒假,他住在学校里,春节期间,人家都在热热闹闹过年,他一人在学校宿舍里冷冷清清。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学校伙房不开伙,镇上的商店不开门,张扬军身边只有两袋方便面。他回忆道,“每天饿了就喝凉水,然后就看书。”他把两袋方便面捶碎,饿极了就吃一点,就这样,他硬是靠两袋方便面过了五天。另一次是1985年高考期间,高考前一天,张扬军已经分文不名。第二天,因为无钱吃早饭,他饿着肚子走进考场,他觉得,考试的内容太简单了,就和平常做作业一样,时间不到一半,他便完成了全部试题,剩下的时间便是考虑该怎么解决肚子问题,以维系下午的考试。
1985年,张扬军的高考取得了578分的优异成绩,高出当年重点录取分数线73分。数学满分120分,他得了118分。虽然成绩优秀,但他根本没有考虑填报武大、清华、北大等非师范类重点高校,而是立志要当一名老师,希望报考北京师范大学。他认为,老师是他的“父母”,是因为老师们的关照,他才有了今天。他说,读小学时,有一个老师上课时天天端着一杯水,他曾经偷偷地喝过一口,原来是糖水。他没想到,糖水竟然那么好喝,边上课边喝糖水,这真是世界上最好的享受,从此做梦都想做一个能喝糖水的小学老师。其次他听说师范院校的学生伙食费由国家全包,他可以免除上大学后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招生也是人才之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叫徐学贤的老师三次找张扬军,向他介绍北航的教学、科研等各方面情况。北航招生简章彩色封面上一枚腾飞的火箭更是一下子就打动了张扬军的心,他从小就喜欢军事,更不用说导弹、火箭、飞机等现代兵器了。他对徐老师说了自己报考师范院校的理由。徐老师告诉他,报考北航一样可以当老师,学校有奖学金,完全可以支持你读完大学,只要你愿意,北航的专业任你挑。张扬军问:“北航哪个专业最好?”徐老师告诉他,发动机是一切航天器的动力,发动机专业最好。张扬军说,那我就读发动机专业。就这样,张扬军决定填
报发动机系。揣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带着东拼西凑的178元钱,1985年9月1日,张扬军只身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来到了北京。
从他报到的第一天起,当时的辅导员,现为北航副校长的孟祥泰就跑前跑后地安排他的学习和生活。学校给他每月29元的一等助学金,依靠这笔钱,张扬军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他每天在食堂买一份最便宜的白菜,将其分成两份,一份中午,一份晚上。整个大学阶段,他从没有买过一份荤菜。他说,他已经记不得鱼和肉的味道了。虽然生活清苦,但有了基本保障。除了助学金外,学校也给张扬军安排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如校对资料等。每次开学或是过年过节,凡是有同学从家里回来,带来的食品中必然有张扬军的一份。辅导员武守坤老师拿他当自己的弟弟看待,后来到深圳工作,在经济上还不时地接济他。
成才之路
1989年大学毕业时,张扬军被免试保送直接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师从陶德平教授进行航空热动力技术研究。硕士毕业后他又考取北航博士研究生,师从周盛教授和陶德平教授继续进行航空热动力技术研究。1995年博士毕业后,张扬军来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在合作导师吴玉林、陈乃祥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电站动力技术研究。1996年博士后出站留清华大学工作,进行航天和汽车热动力技术研究。
在科研领域,张扬军思路敏捷,注重学科交叉形成新的思想,针对当代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前沿及其在航空航天、动力机械、汽车等领域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国防科研上做出突出成果。他将空气动力学分析与汽车造型和车身设计相结合,建立了汽车空气动力学设计与分析平台,将有利于提高我国自主开发轿车的能力。他将自己在北航学的航空航天知识运用到汽车动力上,提出汽车研究要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很快取得明显成果。
1999年,张扬军发挥跨行业交叉的优势,开始从事汽车热动力与节能技术研究,对某两型军用车辆动力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研发的高原增压发动机节能型热管理系统批量列装部队,有效解决了多个型号装备的高原适应性问题。
张扬军说:“我虽然过早失去了父母之爱,却得到了比一般人更多的社会集体之爱。作为一个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自己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回报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人物》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