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与夫人谢葆真、儿子杨拯中在出国途中
西安事变结束后,蒋介石对待事变的发起者之一杨虎城,表面上宽容,暗地里却一直耿耿于怀。1937年3月间,蒋介石带话给杨虎城,
经过安排,3月29日下午,杨虎城抵达杭州晋谒蒋介石。当晚,蒋介石宴请杨虎城。落座后杨虎城首先问候蒋介石:“委员长身体好些了吧?!”蒋回答:“我对身体上的折磨,向来很能忍耐,吃一点苦,不算什么!”接着说道:“我向来对人宽大,不记旧怨,你们全知道的。”说到这,他骤然改变语气,指桑骂槐地说:“张汉卿(张学良)常对我说,有他老子,他跟着他老子走,没有他老子了,他跟我走,一直说服从领袖,现在他竟如此,你说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蒋介石讲话过程中,杨虎城始终目光下视,默不作声。
第二天,蒋介石再邀杨虎城去谈话。他对杨虎城说:“在事变中各级人员(指蒋手下的人)对你是有不满情绪的,你继续任职,在情感上有些不便,不如先往欧美参观一个时期,回来再任职。出国费可由公家负担,启程的时期也不必规定,可以从容准备。”
蒋介石嘴上说“可以从容准备”,背地里却不断地催逼杨虎城尽早成行,并于4月30日公开免去杨虎城的军政职务,宣布让杨出洋考察军事。
1937年6月29日,杨虎城偕夫人谢葆真、次子拯中及秘书一行共6人,搭乘美轮“胡佛总统号”,由沪出国考察。
杨虎城出国考察的第一站是美国。7月8日晚饭后,杨虎城从旅伴口中得知了“七七事变”的消息。杨虎城致电宋子文表示欲“返国抗敌”。
7月23日,杨虎城接到蒋介石来电,要他继续在国外考察。杨虎城只好继续进行欧美的行程,同时也在积极谋划如何突破蒋介石的阻挠回国。
8月9日,杨虎城乘坐的轮船驶进英国南部的萨木敦港。两天后,杨虎城离开伦敦,下午5时抵达巴黎。到巴黎不久,他便通过中共旅法支部与苏联联系,但不见答复。8月21日,杨虎城派秘书向苏联驻法大使馆提出入境申请,苏联使馆称,此事须向莫斯科请示,一周后方可答复。
10月2日,杨虎城在英国接到日内瓦转来的宋子文来电,电文说:“值兹全国抗战,各方同志均纷纷集合,共赴国难。吾兄虽未奉电召,弟意宜自动返国。如何?盼复。”
杨虎城认为宋在电报中转达的是蒋介石同意他回国的信息,于是开始安排回国之事。
10月6日,杨虎城收到中国驻苏大使蒋廷黻致驻法大使顾维钧的电报,电报说:“关于中苏关系,谣传繁多。杨将军此时赴苏考察,不合时宜。”这封电报彻底否定了杨虎城假道苏联回国的计划。
杨虎城身边的一些人从安全角度考虑,认为杨当时不宜立即回国,但杨虎城本人决意马上启程。
宋子文为什么让杨虎城“自动返国”呢?又是什么促使蒋介石改变拒绝杨回国而将其长期放逐海外的初衷呢?
上世纪80年代,台湾出版的《民国人物小传》在《杨虎城》一文中,透露出蒋介石诱捕杨虎城的秘密:“二十七年八月,军统局长戴笠获悉杨与共党勾结,疑返陕发动政变阴谋后,经周密计划,于是年囚之于南昌,后解往长沙、益阳监禁。”文中作者将责任推给了戴笠,没提蒋介石。当时杨虎城虽然被革掉军政职务,但还是国军二级上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根本不是戴笠就能决定关押的。杨虎城曾派人代表他去莫斯科找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打算通过苏联回国。但此事相当机密,蒋又如何得知呢?
曾任宋子文秘书、杨虎城高级参议的郭增恺1963年说,他在抗战期间从蒋的近臣口中得知,原来是斯大林将杨虎城准备通过苏联回国这一秘密通报给了蒋介石。而苏联向蒋介石通报其反对派的情况,这不是第一次,冯玉祥写给斯大林的一些信件,也曾被斯大林转给了蒋介石。
因此,蒋介石根据斯大林的通报,改变了原先不让杨虎城回国的政策,并设计了一个诱捕杨虎城的计划。计划的第一步是由宋子文发电,以引诱和试探的口气让杨“自动返国”;第二步是当杨虎城响应宋的“自动返国”招呼后,由宋亲自到香港去见杨,并转交蒋介石要在南昌接见杨的电报;第三步则是当杨虎城按照蒋之命赴南昌后即由戴笠组织拘押。
1937年11月26日凌晨,杨虎城一行乘轮船抵达香港。12月2日,杨虎城由戴笠陪同乘飞机去南昌。
杨虎城一到南昌,就被便衣警卫和宪兵完全管制起来,失去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和行动自由。(《党史纵横》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