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东航云南分公司从昆明飞往大理、丽江等地共14个航班,由于不满东航“小时费”上的不公正待遇,他们到达目的地上空后全部因“天气”或“其他”原因返航,千余名乘客只好陪着他们在空中“兜圈儿”玩。
飞行员“闹剧”今年3月份就有好几起:3月14日,同样由于认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上海航空公司40余
飞行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航空公司支付高额的工资来弥补,但由于航空公司管理体制的不同,造成了飞行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巨大。在各大航空公司,外籍飞行员的工资是本土飞行员的两倍,这招致本土飞行员的不满;另外,飞行员的薪酬由基本工资和飞行小时费组成,同样飞一个航班,支线航班的飞行只有1个小时左右,干线航班少则2个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国际航线),但飞行员无论飞支线还是干线,准备、过站时间差别不大,导致干线飞行员每年能拿四五十万元,但支线飞行员只能拿20万元左右。
“一些与领导关系好的飞行员就能去飞干线,关系不好的飞行员只能飞支线。”参与东航集体返航事件的一位飞行员说,“干着同样的活,待遇却‘天壤之别’,谁心里都不舒服。”
飞行员与航空公司签署的是终身合同,辞职要面临70万元~210万元的巨额赔偿,在没有民营航空公司为他们买单时,绝大多数人只好忍声吞气。2004年,民营资本被允许进入民航业,只要飞行员愿意来,除了高额薪水,被索赔多少,民营航空公司就支付多少!
2007年1月,深圳某航空公司原机长李胜健向公司提出辞职。随后法院判决,李胜健只需赔偿航空公司160万元,在支付完款项后,航空公司需将李胜健的飞行执照等移交民航地区管理局等相关部门。但一直到今年3月底,李胜健还是未能拿到自己的飞行执照,他去哪儿都飞不了。
对此,华东政法大学董保华教授说:“我国飞行员有1万多人,机长更少,严重供应不足。飞行员跳槽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飞行员的供求严重不平衡。”(《广州日报》《新京报》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