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古籍今注本热古注本冷

2008-04-1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印数的强烈对比令人感叹。一边是于丹的《<论语>心得》印了600万册;另一边是真正的古籍却印数很少,比如《杨万里集笺校》只印了2500册,刚上市的《楚辞章句疏证》仅印了1500册。”《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在他的博客中撰文表达了对古籍图书印数的忧思。他指出,现在即使是学中文的人都不爱读古籍,因为大

家都习惯了快餐文化――找一篇翻译过来的文字,理解个大致意思就行了,懒得去读那些密密麻麻繁琐的注解。然而,古文字往往多义,笺注的好处恰是能提供语境的多种可能性。“如果大家都不再去读古文字,不要说是那些哲学著作,就连唐诗宋词也只看译文,又如何体味意境的奥妙呢?如果连研究祖宗遗产的人都没有了,这个民族的根真的没有了。”

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赵昌平表示,从学术普及的角度来说,对经子古籍进行现代汉语的注释、现代汉语的翻译,有利于一般读者接触、理解这些古籍的思想。近年来,国家对古籍整理的投入呈几倍增加,但国家大型古籍整理工程的质量却存在下滑的趋势,有些稿件错标漏标现象非常严重,这与专业研究领域的学生多读比较浅的普及读物有关。而这些学生中很多已经开始担纲国家大型古籍整理工程的编著工作,长此下去,要不了几年这项事业将要成为绝唱。(《文汇报》4.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