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位灾区校长的避险意识

2008-06-0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上世纪80年代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实验教学楼建设时,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到后来,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

当时,叶志平还是普通教师。后来,他当校长了,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楼。

1998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生气,找正规建筑公司,

重新在板缝中老老实实地灌注了混凝土。

1999年,他又将已经不太新的楼原来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

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他知道,教学楼不建结实,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

他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

那天地震发生后,他正在绵阳办事,他疯了似地跑回学校,看到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看到全校师生无一人伤亡,这位55岁的四川省优秀校长,哭了。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接到家长的电话,会扯着嗓子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 (《文汇报》5.2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