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六年前,我曾改写过一部电视剧本《荒原》,内容反映的是两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艰苦的野外工作。它的拍摄,受到了甘肃省地质局的热情支持。
地质局长专程从野外的地质队赶回兰州,亲切地对摄制组的主创人员说――你们就把地质局当成自己的家吧!遇到什么困难,只管开口。
这位地质局的局长,亦
导演说,他们将需要向地质局租借的东西列了一份清单。那位局长边看边说:“我们地质局有的,完全可以无偿提供给同志们。省下点儿钱用在保证艺术质量方面,不是更好吗?为什么只列了一盏马灯呢?玻璃罩子的东西,一不小心碰坏了还得赶回兰州来取。有备无患,我们为你们提供两盏马灯吧。至于发报机,我们为你们提供一台报废的行不行?反正你们也不是真的用来发报。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了,西部地区的野外很寒冷了。一顶单帐篷不行,改为一顶棉帐篷。你们在野外拍摄时冷了,可以在棉帐篷里暖和暖和嘛……”
在场的一位处长低声对局长说:后勤仓库里只剩一顶帐篷了,而且是崭新的,还没用过的――那样子,分明是有点儿舍不得。
局长沉吟片刻,以决定的口吻说:“崭新的帐篷也要有人来开始用它。就让摄制组的同志们成为开始用它的人吧!”
之后,在整个野外拍摄过程中,那一顶由地质局长特批的崭新的棉帐篷,确确实实起到了为摄制组挡寒保暖的作用。
但也正是因为那一顶崭新的棉帐篷,导演黄群学受到了局长的批评。
剧中最后一场戏是帐篷失火,在夜里被烧成了一堆灰烬。拍摄顺利,导演忍不住给局长拨通电话,预报讯息。
不料局长一听就急了,在电话里断然地说:“那顶帐篷绝对不允许烧掉!一定还有别的办法。”
导演说:“我们已经预留了一笔资金,足够补偿地质局一顶棉帐篷的损失。”
局长却说:“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是另外的办法究竟想过没想过的问题。”
局长紧急约见导演,态度依然真诚又亲切:“此前我没看过剧本,替剧组预先考虑得不周到,使你们的拍摄遇到难题了,我向你们道歉。但是和你通话以后,我将剧本读了一遍。烧帐篷的情节不是发生在夜晚吗?为什么不可以用一顶旧帐篷代替呢?”
导演嘟哝:“临时上哪儿去找一顶烧了也不至于令您心疼的旧帐篷呢?我们剧组不能在野外干等着啊!……”
局长说:“我已经在离你们外景地不远的一支地质队的仓库里找到了一顶旧帐篷。我嘱咐他们将破了的地方修补好,及时给摄制组送过去,保证不会耽误你们拍摄今天夜里的戏……”
这是导演没有料到的,他怔怔地望着地质局长,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局长又说出一番话――我们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时,所用一切东西,无一不是别人生产出来的。这就使我们对于一切物质产品养成了特别珍惜的习惯。何况,西部的老百姓,太穷,太苦了啊!烧掉一顶好端端的帐篷那笔钱,等于是一户贫穷的西部人家一年的生活费还绰绰有余。这笔钱由你们节省下来了,不是可以在别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起到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作用吗?我们中国目前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人应该长期树立这样的一种意识――物质之物一旦成为了生产品,那就一定要物尽其用。对于中国,物质的浪费现象是罪过的……
那一位当年的地质局长,便是我们中国现在的国家总理,温家宝。(《文汇读书周报》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