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已经不再使用运动的手段。然而,这种看法未免简单了些。在现实中,我们的不少做法还是带有很深的运动的痕迹。比如,随着改革开放,各种思潮相互激荡,面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一些理论和理想被质疑的情况,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铺天盖地、大水漫灌式的教育,似乎思想问题可
“运动式思维”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是,它已不能与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产生出日益明显的危害。
运动注重的是形式,因而“运动式思维”往往伴随着形式主义泛滥。形式主义劳民伤财,除了提高执政成本、浪费纳税人的钱、给群众带来麻烦,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因此,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各种名目的不叫“运动”的运动是反感的。怪就怪在,明明用这种方式来执政不科学,老百姓不欢迎,却依然屡禁不绝,其中根本原因盖在于体制。
长期形成的必须对上负责而可以不对下负责的体制,使得我们的一些干部不太在乎群众的看法和感受。于是,什么事情能引起“上面”的褒奖,什么事情能吸引“长官”的眼球,什么事情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什么事情就成了工作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既快捷,又易于操作的运动,当然就成了这部分人的首选。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运动式思维”支配下的执政不但是粗放、缺乏效率的执政,而且使执政潜伏着危机:第一,它缺乏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引发人们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怀疑;第二,它缺乏对人民群众的尊重,消解人们对我们党执政的前途和未来的信心;第三,尽管它从根本上损害了党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但少数人和部门却能从中获得自己的好处,因而不愿放弃这种方式,其结果是增加党内出现既得利益集团的危险。
因此,摒弃“运动式思维”,是我们应当予以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北京日报》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