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建成以来,各种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废料便开始在地球上堆积。为此,各国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地下核废料仓库,希望避免贻害子孙。但千万年后的人类还能理解当代语言的含义吗?该用何种方式提醒后代核废料的危险性?
语言障碍
美国环境保护署
人类语言演变非常迅速。现代人花几十年时间才破译了数千年前的埃及象形文字,而与现代更为接近的玛雅文字至今对人类而言还是天书。即使语言不变,由于战争、气候等多种原因,人类迁徙从未停止。几千年或几万年后,某一区域居民还是现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后代吗?他们还能理解那时候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吗?
因此,核专家认为,仅仅用红字标上“危险”二字远远不够。因为谁也无法保证,千万年后,那会不会被误解为“嘿!往这儿挖!下面有宝贝!”
口口相传
为避免这种可怕的误会,科学家正为寻找一种能流传千古的警示方法而绞尽脑汁。美国新墨西哥州研究人员,打算在存放核工业废料的石头上,雕刻巨大的警示符号及多种语言写成的警告语句。欧洲一些研究人员则主张,储存核废料的地方不应与世隔绝。这样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口相传,即便多年以后,未来人类仍然能对附近埋藏的有害物质保持警觉。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核能机构核废料处理专家克洛德・佩斯卡托雷说,社会应当承担起管理核废料的责任,形成以口头和书面方式向后人传递安全警示信息的传统。 (《北京青年报》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