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结出硕果;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却依然步履艰难,被计划经济体制绑住了手脚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84年3月22日,福建省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研究会成立大会在福州市二化招待所举行。那天上午,我在会上介绍了当年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工业任务和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希望出席会议的厂长、经理们共商对策。接下来是讨论会,首先由中外合资福日公司总经理游廷岩介绍经验,他说,在日本企业管理方式下,自己作为总经理拥有自主经营权,公司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生产销售,经济效益极佳。
这番话让与会的其他厂长经理们听了既羡慕又不服气:“如果我们有你现在那样的体制,一定能把企业搞好,甚至比你做得更好。”很快,讨论会偏离了主题,成了诉苦会,大家的“苦经”都是一样的:政府部门对企业生产计划统一下达、原材料统一调拨、产品统一购销、财政统一收支、人事统一管理,这“五统一”就像“五花大绑”,紧紧绑住了国有企业的手脚。大家都有这样的共鸣:再不突破旧体制束缚,再不给企业应有的权力,企业的步子就无法迈开。
我十分同情和理解厂长、经理们的苦衷。我觉得,应该把他们的这种呼声反映上去。当时感到,这是关乎国企体制的大问题,按常规办事层层汇报肯定行不通,需要一种超常规的行为。于是,我临时提议,以与会的55位厂长、经理的名义向省里的最高领导“上书”。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当天晚上,由我口授,由另一位同志记录,一起起草了这份呼吁信。第二天,呼吁信“马不停蹄”地送到大会上,经厂长经理们一致通过后,我又“马不停蹄”地送到省委书记项南同志办公室。仅半小时,项南同志就作了热情、肯定的批示:“此信情词恳切,使人读后有一种再不改革、再不放权,就真是不能再前进了的感觉。有必要将这封信公之于众。”
3月24日,《福建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登了《呼吁信》。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杂志等媒体转发。
(《光明日报》10.17 黄文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