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克工作过的办公室里,有一排偌大的笔架,毛笔悬挂,彰显着主人在书法艺术方面的兴趣。
一直到耄耋之年,萧克写字仍很讲究“四正”,即心正、身正、纸正、笔正――这是他的开蒙老师对他的严格要求。
萧克早年就读嘉禾甲等师范简习所。当时,家里已经穷得饭都吃不饱,实在拿不出钱供他读书。好在校长很喜欢萧克,让他晚上给学校刻蜡版、印讲义,这样可以得些补助。平时总穿着一件破旧蓝布长衫的萧克,和那些衣着鲜亮的有钱人家子弟站在一起,显得非常寒酸。但萧克以宋濂《送东阳马生叙》一文中的“贫非罪”观念鼓舞自己,努力地把书读好。
从那时起,萧克养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无论是在运筹帷幄的指挥间隙,还是在关山飞渡的行军路上,将军“贪婪”地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
萧克对文学创作也一直非常有兴趣。红军时期,萧克在湘赣根据地写过白话诗、小故事等,发表在根据地的报刊上。在长征途中,萧克照样在山头简陋的指挥所挥毫赋诗。萧克说:“我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指文学创作)看得那么神秘。”1985年底,萧克从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的职位上退下来时,曾作诗自叹:“既感事太多,尤叹时间少。虽老不知疲,愈老愈难了。”这“难了”之事,指的便是将军一生所喜爱的文学创作。
最值得称道的是萧克那本被著名作家夏衍称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中一部奇书的《浴血罗霄》。1988年建军节前夕,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中的《浴血罗霄》,终于在跨越半个世纪之际出版了。
1991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通知84岁高龄的萧克,《浴血罗霄》荣获1984至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之后,经夏衍等介绍,萧克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谈起萧克创作《浴血罗霄》的背景,要从苏联小说《铁流》说起。西安事变后,萧克读完《铁流》,书中讲述的俄国工农武装队伍的故事及塑造的红军指战员的英雄形象,都让他激动不已。萧克想到,中国革命战争的规模比俄国大,时间比俄国长,影响也比他们深远,应该写出中国的《铁流》。经过构思,他决定以第四次反“围剿”时期罗霄山脉红军一支小游击队伍成长的历程为故事主线,以此展现中国革命力量的兴起。
然而,创作过程非常艰苦。资料缺乏,萧克就凭着自己的记忆;没有草稿纸,他就用办公纸、书信纸,颜色不一,大小不等。不久,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萧克是平(北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主要领导,公务繁重的他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写作。
从1937年5月动笔到1939年10月完稿,萧克写出了长达40万字的小说初稿,书名暂定为《罗霄军》。在随后的四五年中,他先后作了3次大修改,多次小修改。
千方百计保存下来的小说手稿曾经给萧克夫妇带来横祸。19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中,萧克那尘封了21年的书稿被用来批判他。为取得批判的效果,小说稿被打印出来,还附上“供批判用”的字样。打字员从头到尾打得一清二楚,装订成三册“内部”传看,萧克这个被批判者也“享受”了一套。得到了这个“善本”,当时他心里真是高兴,就把原来的草稿扔进火炉了。“文革”时,萧克和他的小说又一次在劫难逃。造反派以路线斗争的新观点批判他和小说。为批判萧克,造反派又将书稿拿去油印了数百册。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全国惟一一本还没正式出版就被油印了两次的小说。
离休后,萧克致力于军事学、党史、军史、战史的研究,笔耕不辍。
(《北京晚报》10.29 吴志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