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人是“主体”
安立志在11月6日《南方日报》上说:在一个具有悠久专制传统,实行高度集权体制的中国,“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对于旧的传统和体制,显然具有颠覆性的意义。“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在于,人民群众不是
挑剔消费有利于强化商业伦理
万磊在11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上说:消费者总是给不符合商业伦理的行为以惩罚,企业家就不得不培养自己的消费者导向意识,各类违规行为也就得以杜绝。反之,如果消费者被“民族品牌”等烟幕弹所迷惑,始终给商家的违规行为以纵容,最终受损的是消费者自己。
上海专家为住宅小区开绿化良方
沈敏岚在10月28日《新民晚报》上说:上海植物园专家近日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级绿化课题“居住区景观绿化与热岛效应改善研究”,找到了帮助住宅小区降温的5张良方:洋树不如土树;种草不如种树;分散不如集中;密植不如通风;平摊不如垂直。
傅佩荣:“束?”有新解
吴波、陈迥在11月1日《广州日报》上说:台湾著名国学传播者傅佩荣教授认为,世人对《论语》的误读大约有十几处。如“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其中“束?”二字,原意为“干肉”,但“行束?”不是指给孔子献干肉,而是借“行束?”这一古代男子十五岁入大学时所行的礼,代指“十五岁以上的人”,因为孔子在乎的是如何有效教导别人,而不是收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