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寺胡同
从窄窄的护国寺胡同一直走到巷子深处,在一所不起眼的小院落前瞥见粉白墙上的文物保护牌,才知道,这就是
1951年,梅兰芳先生购买下了护国寺大街9号,10年之后,他在这里静静地走完了最后的日子。1984年9月,梅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更名为“梅兰芳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推开小院的朱漆大门,青砖灰瓦的影壁迎面而来,影壁前安放着梅兰芳先生的汉白玉半身塑像。院子是坐北朝南的,共有房屋37间,总面积710平方米,是一处典型的小四合院。院子里有两棵柿树,两棵海棠树,寓有“事事平安”之意。
梅宅原为庆王府的一部分,原来有北房和东西厢房,后来又建造了前院的倒座房。倒座房中的三明一暗是大客厅。小客厅的西侧是梅先生的书房“缀玉轩”,东侧是起居室。西耳房是梅兰芳和夫人福芝芳的卧室。东厢房原本是饭厅和厨房,现在被用做“戏剧艺术资料室”。除个别处,屋子的布置一如当年。
铁树斜街
梅兰芳在北京市宣武区铁树斜街101号东厢房内出生,这是他祖父梅巧玲的宅院。梅兰芳在此住到7岁,之后这座宅院变卖,梅家搬到离此不远的百顺胡同居住。
铁树斜街是大栅栏最有名的一条街,街上有很多出名的饭店,还有四处会馆。
梅兰芳17岁因嗓音变声不得不停止演唱在家休养。心情郁闷中,家里便为他娶了个媳妇,这就是梅兰芳的第一任妻子王明华。他们结婚不到一年,梅兰芳就恢复了嗓音。那时梅家还不很富裕,日子有些清苦,王明华却毫不介意,将梅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1909年,梅兰芳搬到鞭子巷头条(后更名为锦绣头条),一年后儿子大永出生。1912年,又搬到鞭子巷三条(锦绣三条)26号一座四合院。1915年和1916年,儿子大永、女儿五十相继在此宅中病夭,梅兰芳夫妇大为伤感,决定另觅新居。
孩子离去后,王明华因悲伤过度害起病来,而且懊恼自己当初做了绝育手术,再难要孩子了。梅兰芳的第二任太太福芝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梅家的。福芝芳为梅兰芳生了9个孩子,后来王明华病逝在天津。
轿子胡同
电影《梅兰芳》中,梅兰芳与福芝芳的婚姻是包办的;后来梅兰芳又与孟小冬发生了撕心裂肺的爱情,是自由恋爱。北京市东城区轿子胡同6号、8号是孟小冬的故居。
轿子胡同的得名不是因为形似轿子。清末,东四牌楼北路西的街面上有个大轿子铺,吹唢呐的和轿夫们就住在这条胡同里,于是,轿子胡同的名儿就传开了。
第一次遇见梅兰芳的那刻,孟小冬就已经知道了他是有家室的人,但是固执而坚持的她历经曲折终于与梅先生相爱同居。为了避开梅兰芳家里人的扰乱,他们另外在城东内务部街一条胡同里租了一个小屋子,筑起了二人世界。
后来,和梅兰芳分手后,孟小冬跟随了杜月笙。
她和杜的一家在1949年春天离开上海,避居香港。此时的杜月笙已是年逾花甲一病翁,孟自然地挑起了侍奉杜月笙的担子。
自入杜公馆以来,孟小冬一直沉默寡言,对一切看不惯、听不得、受不了的事情都漠然置之。但1950年的某一天,她却迫不得已,说出了至关重要的话。那天,杜月笙当着家人的面,掐指计算迁居法国需要多少张护照。当他算好了需要27张时,孟小冬淡然的声音突然飘了过来:“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杜月笙一愣,当即宣布尽快与孟小冬成婚。1950年,杜月笙和孟小冬举行婚礼,结为夫妇。
1967年,孟小冬由香港转赴台湾定居,1977年因病不治,与世长辞。
(《中国妇女报》12.17 祁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