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老城厢的老建筑沈家大宅被拆得一片狼藉,陆伯鸿故居也危在旦夕。为何上海这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国际大都市,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此类拆毁历史建筑的事件?
这反映了历史建筑保护的三方面不足:
其一,我们没有组织专业人员对上海城乡作排查,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历史建筑。其实,上海是中国
近现代优秀建筑和名人故居最多的城市之一。试举几例,建国中路155弄,曾是杨度故居。杨度曾联名拥戴袁世凯称帝,后又跟青帮大亨杜月笙、张啸林之流周旋,最终却加入了共产党。南汇路与北京西路口的一幢巴洛克风格的大楼,已于本世纪初被拆毁。南京西路、常德路口静安交警支队办公处,是一幢湖绿色西欧文艺复兴式花园洋房,曾是旧上海一位大金融家的私宅。这些建筑都没有被列入历史遗迹保护区。
其二,在市场化大潮中,对历史建筑保护,只有少数人在奔走呼号。上世纪90年代初,徐家汇大改造时,我忧心如焚去工地劝阻施工者对这片中国近代最集中的宗教区手下留情,结果竟遭到围攻。
其三,单有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还不够,我们有必要为保护优秀历史建筑立法。只有真正将保护历史建筑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并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才能起到威慑作用。
(《新民晚报》2.7 秦维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