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窝头会馆》台词不乏精彩之处,还有些堪称深刻。问题是,诸如此类的国骂,个个是张口就来。什么“你他妈”,什么“你丫挺的”,什么“那帮孙子”,什么“老王八蛋
老北京人都是这么说话的吗?非也。生活中或许有,但未必是常态,特别是在60多年以前的老北京或说北平城里。编辑刘恒在京居住多年,笔者也在京城出生且居住了半个多世纪。我出生和生活的地方,是最具京味儿的胡同聚集区。而我的母亲跟随姥爷,自上世纪30年代末就到了京城,他们既住过前廊后厦的深宅大院,也住过玲珑小巧的四合院,还住过熙熙攘攘的大杂院,我则在四合院里住了25年。无论是听长辈介绍,还是亲身感受,老北京人之间,无论是房产主,还是三轮车夫,大家都是客客气气,彼此以“您”相称,见面问“吃了吗”?大家见天儿见地在一起,哪能出口成“脏”呢?
艺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窝头会馆》如果没有这些脏话,就不能打动观众了吗?看看老舍先生的《茶馆》,京味儿浓郁,历经几十年,常演不衰,但其中有几句带脏字儿或不带脏字儿的脏话呢?
(《北京晚报》2010.1.6 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