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当年的排长曾纪有听说网上这三点质疑后,这位85岁的老人十分激动。他回忆说,当时他和邱少云等48人于凌晨潜伏到敌人碉堡下方。当天,白天雾较大,后方部队一直打冷枪、冷炮,分散敌人注意力。敌人不敢走出阵地,只能投放燃烧弹。邱少云被烧着的时候,冷枪炮打得非常紧,敌人一直没有发现他。当火苗燃着邱少云时,曾纪有是亲眼看到的,他就埋伏在邱少云身后右侧大约5米的地方。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了半个钟头,邱少云把手指都抓进土里了,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邱少云牺牲后,曾纪有听一些战友说,邱少云把爆破筒埋在了土里,也有人说是递给了身旁的战士。曾纪有称,《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他的战友李元兴写的,邱少云牺牲的细节确凿属实。
为什么会出现对英雄的质疑?这中间怕不只是细节是否详尽的问题,还有代际的鸿沟,甚至还有理想、信念的隔膜。
(《中国青年报》2.12 杨建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