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访局”是浙江网民给这家网站的“封号”。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曾表示:“我在温州工作期间,常上‘703’网溜达溜达,看看他们在说些什么。网络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网民和民意。”
“刚开始,我们只希望把网站当成‘公共厕所’,大伙儿发泄一通就舒服了。”“703”网创始人之一黄学敏说。2003年,他和老乡创办了这家网站。“703804”是温州土话“东拉西扯”的音译。
网站很快聚集了一些人气。尤其是其中的“散讲温州”论坛,成了许多网友发布不平事、丑陋事的平台。
麻烦接踵而至。“那个时候,我们基本上一直在‘被追杀’。”黄学敏回忆说。从2003年至2005年,“703”网的服务器辗转全国。最短一周,最长两个月,他便能接到大同小异的电话。电话里,来自“相关部门”的声音宣称:“703”网因“涉嫌金融诈骗”或者“非法运营”,予以关闭。更多时候,则是莫名封杀。
“可能帖子有些激进吧。”黄学敏分析,“703”网初始,便出了几个质疑官员财产问题、抱怨市政设施建设的“激进帖”。直到今天,黄学敏依然未能统计清楚更换服务器的次数,“十七八次吧。”
小心翼翼的探索
2005年8月的一个夏夜,温州市公安局网监大队二队队长徐强以个人身份约见黄学敏。他的态度有别于之前的官员。“我想从朋友的角度和你们好好聊聊。你们想把网站办好,我们想把网站管理好。”
黄学敏早已对这场旷日持久的“游击战”身心俱疲。为了表达“诚意”,“703”网很快将服务器从加拿大挪回了温州。温州市委网管办则在2005年的温州“温富大厦大火事件”中开始尝试与网站加强沟通与互动。
“当时,我们负责给‘703’网提供权威信息。”温州市委网管办主任张春校说。失火发生后,“703”网友现场拍照,上传帖子。网管办和网站办公室的电话则一直处于通话状态,每隔几分钟,网管办的工作人员便将最新核实的伤亡数字,通报给“703”网。
“双方都在小心翼翼的探索阶段。”张春校说。他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703”网几个负责人的号码。每逢遇到重大、突发事件,一天好几次电话沟通,是再正常不过。
关系仍旧微妙
温州市政协委员欧阳后增说,每年温州市委市政府通过“703”网处理的“网事”至少有几十件。他毫不讳言,“这里很多官员对于‘703’网都是又爱又恨”。他和其他几名政协委员十分喜欢这个网站,很多提案的灵感均来源于此。
网友“我不是洪溜溜”曾在2008年将温州市鹿城区区委书记杨湘洪出逃法国的民间秘闻,搬上台面。此案轰动全国,引起了中央纪检部门的高度重视。而“703”网之后曝出的“出国考察门”更是有效监督了政府的工作作风。
3月13日晚,有网友发帖,称温州高档小区“京都城”将好房低价卖给市建设局、房管局等单位的共计32名领导,再次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关注。
有官员私下抱怨,“在‘703’网曝光的被抓了,没被曝光的就没事儿”。有的官员把“703”网视为“添乱”。当地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温州市政府有“新的想法”,打算通过扶持官方网站,“削弱”“703”网的影响力。“不过,‘703’网暂时关不掉,那么有名,大家都盯着呢”。
(《中国青年报》3.17 周凯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