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最后一课》的历史真相

2010-04-1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并不陌生,这篇作品因被收录到中学教材中而被人们熟知。不过,法国中学教材并没有选入《最后一课》,很少有法国人知道都德写有《最后一课》这篇文章。

《最后一课》是都德于1873年发表的一篇作品,写于普法战争结束的第二年,以沦陷了的法国阿尔萨斯省的一所小

学校被迫改学德语的事为题材,描写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常被看作是表现法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的文章。然而,真实的历史其实与文中所述恰恰相反。或许由于法国教育部门认识到课文故事和历史现实的不同,不继续传授给学生,也是尊重历史和当地居民感情的表现。

阿尔萨斯位于法国东北部地区,是法国本土上面积最小的行政区域,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历史上,阿尔萨斯在17世纪以前属神圣罗马帝国,以说德语居民为主。1618年至1648年战争后,割让给法国。普法战争(1870~1871)后,阿尔萨斯重新成为德国领土,150万居民中只有5万人说法语。一战后,划归法国。二战初期被德国纳粹占领,二战结束后阿尔萨斯又归还法国。但在《最后一课》中,似乎阿尔萨斯人都把法语当母语,这显然和历史大相径庭。

(《北京青年报》4.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