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一名男子在北京宣武区劫持了一名5岁女童,经现场谈判无效后,警方果断下令,狙击手将嫌疑人当场击毙。
特警狙击手到底是怎样一群人?他们的训练和生活状态又是如何?5月5日,北京警方首次向媒体揭开特警狙击手神秘的面纱。
狙击手训练是魔鬼级的
北京市公安局
据了解,每年北京警方都要从特警队员中根据人员素质、心理素质、个人条件等严格标准选拔人才,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训练。由于保密要求,警方不能透露具体的训练科目,但据说“都是魔鬼级别的”。
狙击手对心理素质的要求极高,警方经常借用各种复杂场地,在狙击手不知情的情况下设置紧急情况,训练狙击手全天候作战的能力。体能的训练也是异常艰苦。重3.5公斤的88式狙击步枪,狙击手们经常一端就是几个小时,以训练稳定性。此外,狙击手还要接受严格的识别敌我、隐蔽等项目的训练。
据了解,狙击手的唯一任务就是“一枪毙命”。每次执行任务后,狙击手都要接受专门的心理调整和治疗,如果心理受影响严重,将无法再担任狙击手。
一名狙击手至少要经过几年的训练才能达到稳定期,一般30岁左右是狙击手的黄金年龄。而在这长期艰苦的训练中,会有相当比例的狙击手因为各种原因被残酷地淘汰。
“一枪毙命”离不开团队配合
在5月3日的解救被劫持女童的行动中,狙击手最终能够漂亮地完成任务,除了个人训练有素、能力过硬,也离不开和团队中其他所有人的默契配合。这次的行动中,主点位的狙击小组有两人,一个是主狙击手,另一个是观察手,负责为狙击手提供射击距离、风速等数据,同时准确传达指挥部和现场指挥员的命令。这名观察手表示,执行任务时,即使两人不说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相互传达信息。
据当天负责指挥现场的北京市公安局巡特警总队四大队政委刘学峰介绍,最初确定作战方案时,特战小组找了3个狙击点位,除了嫌疑人正面和正上方,侧面还有一处。由于担心从侧面射击,子弹贯穿后易伤害周围群众,所以这处点位被取消,仅设正面和正上方点位。现场正对面屋顶的点位作为第一狙击点,因为射击完成后,嫌疑人后面有墙壁阻隔,子弹不会造成其他伤害。最终,“这些布置只有5分钟,10分钟后,狙击手就做好了准备”。
担任现场指挥的宣武公安分局副局长周杰说,发出射击命令前,他右手放在自己的腹部,伸大拇指向主点位狙击手示意,“我想问他是否一切准备就绪”。狙击手向周杰做出了相同的手势,意思为“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射击”。
谈判专家发挥了很大作用
陈江(化名)是当时现场的主谈判专家,虽然他今年刚刚26岁,但却接受过法国黑豹特警队的专业训练,是一名专职谈判专家。
到达现场后,陈江着便衣接近警戒线,安抚嫌疑人的情绪,避免伤害人质,尽最大努力和平解决事件。同时,他也是在为狙击手争取准备时间。当嫌疑人拨打女网友电话失败后,气急败坏地摔碎了手机。他立即让嫌疑人喝水,稳定其情绪。
谈判中途,嫌疑人几乎快走到警戒线外了,但随后又突然回去,而且越发狂躁。陈江知道“只能上狙击手了”。此时,假装孩子家长的宣武女刑警车东军赶到,并和嫌疑人谈话。当时周杰发现车东军的身子位于狙击手视线之内,于是向她比划了一个撤退的姿势。车东军心领神会,不动声色地缓慢向东移动了一个身位。
这些小细节,陈江已全部观察到,此时他发现嫌疑人的头部向西侧偏出,还抬头看了一眼。为了避免暴露狙击手的位置,在一旁的陈江立即突然大声和嫌疑人聊天,将嫌疑人的视线又吸引过来。就在嫌疑人望向他的瞬间,狙击手开了枪。整个配合天衣无缝,全部靠彼此间默契的眼神和微小的手势动作完成。
巡特警总队六支队副支队长吕学海说,此次立功的狙击手,经过了3年以上训练,每次特警考评都是优秀射手。在组建这个狙击平台时,配备的观察手也没变过。两人亲如兄弟,观察手同样是优秀射手。如果一旦狙击手出现身体不适、情绪不稳等情况,观察手一样可以完成狙击任务。
特警的每次出击,都不是个人英雄主义,都需要良好的团队配合。有些狙击手射击完毕后,不再看现场,但他们要求狙击手射击后仍必须盯住现场,一旦一枪未致命,犯罪嫌疑人仍可能伤害人质。此时,狙击手必须补上一枪。
吕学海说,狙击手射击时心理素质极好,但完成任务后放松下来的时候,就怕出现“后怕”的情况。北京市公安局巡特警总队透露,警方将对此次一枪击毙犯罪嫌疑人的狙击手进行心理辅导。
(《新华每日电讯》《京华时报》5.6 卢国强 李舒文 郭晓乐 穆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