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足球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字号教练”这个称谓一直是荣誉和名望的代名词――从最早的李凤楼、年维泗、苏永舜到近期的施拉普纳、戚务生、米卢,莫不都是一代球迷心中的偶像。
在本赛季的中超赛场上,“国字号教练”们却并没有表现出和“国字号”相匹配的实力和水平:朱广沪已经成为今年第一位下课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差,最大的原因还是执教能力。更为要命的是,本身就有“执教能力缺陷”的“国字号”教练们,极少亲力亲为地指导训练。而作为“主教练意志”执行者的“国字号”助理教练们倒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心得。
除此之外,所谓“国字号”教练的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也很成问题。伴随着我国足坛“反赌扫黑”进程的逐步深入,之前的“拉关系”、“靠派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百分之百凭实力、凭发挥。面对如此转变,他们最终也只能被“战绩”的洪流所淘汰。
(《中国体育报》5.10 林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