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不懂锐词,在互联网上简直没法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过去只有报纸或者权威传播工具才能造词,现在在互联网上,只要网友设想出好玩的新词,互联网上就会有很多人在义务传播,这个词会一下子传得很快。”
“楼歪歪”、“躲猫猫”、“山寨”……互动百科对于“锐词”的解释是这样的:“锐词可
编写“锐词”和传播“锐词”已经成为网友热衷的网络活动,许多网民甚至还由此养成了造词的习惯,他们每天都会将自己所见所感,凝练成词,然后在网络上进行编辑,以创造新的流行“锐词”。
“诗人和网友是词语的两个使用先锋。”接力出版社副总编辑、1998年就开始写《语词笔记》的黄集伟说。像不久前发生的“肯德基秒杀活动”,就是网友第一时间在互动百科上建立了“肯德基秒杀门”的词条,并随即被博客、社区、SNS、即时通讯工具等在网络上大量转发,迅速引起了网友的高度热议,从而对肯德基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锐词”的大量流行,也开始引起其他媒体的高度关注。目前,一些电视媒体正与互动百科展开合作,联合发布新锐词语,开辟了各类词栏目,引用网友们创造的“锐词”,报道和解读社会热点事件。
在多个互联网事件上可以看出,“锐词”这种全新形势的信息载体,已经成为网络时代传播的新式武器。在不久的将来,原本仅流行于互联网上的“锐词”现象,将有可能演变成真正的大众文化。对此,有关部门对“锐词”现象应该予以正确的引导和修正,让网络“锐词”成为主旋律传播的有力武器。
(《光明日报》5.16 高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