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沙飞:用镜头记录历史

2010-05-2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提起沙飞,可能知道的人寥寥无几。然而,说起他扬名世间的摄影作品,恐怕无人不晓。《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白求恩大夫在手术中》、《鲁迅先生最后的留影》等,都出自他手。

1950年2月2

4日,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判处沙飞死刑。当判决书摆在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聂荣臻面前时,聂荣臻流泪了。3月4日清晨,沙飞在石家庄市郊外被执行死刑。这一年,他38岁。

鲁迅与沙飞

沙飞,原名司徒传,1912年5月出生于广州一个商人世家。

1926年,沙飞从军,在国民革命军当了一名小报务员。1932年,他进入汕头无线电台工作,担任特级报务员。

1933年3月30日,沙飞与同事王辉结婚。婚后,沙飞对摄影越来越着迷,并渐渐地把镜头从妻子和孩子身上,转向了劳苦大众。他每个月的工资,除了部分寄给父母外几乎都用在了摄影上,还专门在家里布置了洗印相片的暗房。

早年,沙飞就十分敬仰鲁迅先生。1936年10月2日,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举办,鲁迅抱病出席了展览会的闭幕式。沙飞此前得知鲁迅要出席后,早早就来到会场等候。当鲁迅与青年木刻家黄新波、曹白、白危、陈烟桥坐在一起亲切交谈时,沙飞迅速抓拍了这一难忘的场景。当时,快门的响声使鲁迅投来警觉的一瞥,但一看是沙飞,鲁迅顿时释然。虽然是初次见面,但鲁迅对沙飞已早有了解。

这次见面只不过是几句简单的交谈,沙飞却为中国摄影史留下了一张经典摄影作品―――《鲁迅和青年木刻家》。当时,沙飞特别兴奋,连续抓拍了9幅作品,这是鲁迅一生中在同一场合拍照最多的一次,也是鲁迅生前留下的最后一组照片。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与世长辞。得知噩耗,沙飞立即赶到鲁迅家里,拍摄了鲁迅先生遗容照片。

1936年12月,被迫回到广州的沙飞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举办了首次个人摄影作品展。其中,仅纪念鲁迅先生的摄影作品就有20多幅。这次展览,使沙飞名声大振。

白求恩与沙飞

1937年12月,经聂荣臻批准,沙飞加入八路军,如愿当上了一名战地摄影记者。

1938年5月,沙飞因身体不好,住进山西五台县耿镇河北村的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卫生所休养。6月的一天,白求恩率领医疗队从延安到达五台县金刚库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当时,他骑着一匹骏马前来。正在住院的沙飞得知白求恩来到军区后,便借了一匹马一路扬鞭赶到司令部,拍下了第一张白求恩的照片。

白求恩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两人一见如故。白求恩遗容照也是沙飞拍摄的。白求恩在去世之前,专门留下遗嘱,将那部柯达照相机送给沙飞。

聂荣臻照顾日本孤女的见证

1940年8月,百团大战打响了。21日,部队在攻打日军占据的河北井隆煤矿战斗中,八路军战士杨仲山等人救出了两名日本孤女―――美穗子和美子。美穗子姐妹俩很快被送到了前线司令部,聂荣臻司令员闻讯后亲临看望,并马上安排一名战士给5岁的美穗子做“保姆”,给不满周岁的美子找了奶娘。聂荣臻原想收养她们,经再三考虑决定还是送回日本为好。为安全起见,聂荣臻专门给驻守在石家庄的日军军官及士兵写了一封亲笔信,8月25日,派当地老乡用箩筐挑着两个小姑娘,一个村又一个村,采取接力方式送到石太线微水车站驻守日军,后由微水车站副站长冈部义太郎将姐妹俩送到石家庄。日军收到两个孩子后,给聂荣臻回信表示感谢。1940年10月,美穗子的伯父加藤国雄从石家庄将她接回故乡(美子因病死于石家庄石门医院)。

沙飞亲眼目睹了聂荣臻照顾美穗子姐妹的情景,敏锐地拍摄了20多张珍贵照片,留下了不朽的名作《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他对战友们说:“这些照片几十年后发到日本,可能会发生作用。”

历史见证了沙飞的预见。40年后的1980年5月29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登了姚远方同志的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和沙飞当年拍摄的《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组图片,将这段往事公之于众。第二天,日本一些报纸就报道了这则消息。此事在中日两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两国新闻界人士还专门在北京会面,共同商讨寻找办法。经过多方寻找和详细核实,日本《读卖新闻》记者终于在日本宫崎县找到了美穗子。当时的美穗子已是3个孩子的母亲,和丈夫经营一个五金商店。美穗子自己也看到了日本报纸关于寻找她的报道,心情格外激动。她立即给聂荣臻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感谢当年救命之恩,并希望能早日到中国,当面向聂荣臻致谢。

1980年7月10日,恰逢美穗子44岁生日,她带着一家人如愿来到北京。年过八旬的聂荣臻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美穗子一家。美穗子一家还特意来到河北井陉矿区参观访问,并赠送沙飞家人一张全家福照片,表示对沙飞的感激之情和深切怀念。

沙飞之死

沙飞早年患有肺结核,但他一直坚持工作,由于经常呕血,于1948年5月底住进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沙飞的主治医生是日本籍的内科主任津泽胜。长期艰苦的战争生活,不仅摧残了沙飞的身体健康,也给他的精神带来了强烈刺激,他得了幻想狂的臆症。这时的沙飞脑海里经常浮现日本侵略者残暴行为的画面,导致他对津泽胜医生极不信任,甚至出现了偏激的心理,断定对方就是一个潜伏下来的日本特务。因此,津泽胜替沙飞诊病,凡是问及沙飞病情时,沙飞要么缄默不语,要么答非所问。但是,人们并不知道,沙飞的精神已经开始滑向失控的状态。

1949年12月15日,津泽胜按照沙飞要求诊病后,给他开了两剂药,就在津泽胜转身出门时,沙飞朝他的背部开了一枪,津泽胜顿时倒在门口。接着,沙飞从床边走到津泽胜跟前,对着他的头部又补了致命的一枪。

事发后,如何处理沙飞的请示很快送到了聂荣臻面前。自沙飞参加八路军以后,聂荣臻就非常器重他,两人感情很深。聂荣臻提出:“沙飞精神是否正常?”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法处代处长张致祥带回来的消息却是:“沙飞在医院检查神经健全”。最终,聂荣臻考虑到国际影响及中日两国的关系,无奈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挥泪斩马谡,厚葬沙飞,他贡献大”。

沙飞被关押期间,监守人员在搜查时,曾从他贴身的衬衣口袋中,发现了一只小铁盒,里面用防潮蜡纸一层一层包着几十张底片,包括鲁迅照片的底片。行刑前,沙飞又习惯地用手按了按胸前衣兜里的小铁盒。数年后,沙飞的家人曾多次查找沙飞的墓地,但由于经过两次迁移,沙飞的棺木至今也不知道确切位置。至此,沙飞所挚爱的鲁迅照片底片与沙飞生死相伴,已经74年。

(《扬子晚报》5.19 宿殿杰 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