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教授萧放:
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之路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传统节日毕竟脱离了它赖以发生的农业社会
更新的节日传统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形成家庭生活与公众生活相衔接的节日传统。传统节日是以家庭为主的节日。但我们的社会已经是一个流动的多元的公民社会,家庭之外的公共社会关系已经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这些关系的协调自然应该在节日范围之内,适当将传统节日主题由家庭向社会移动是积极的方向。在居民社区中,我们可以开展春节团拜活动,元宵、中秋节都可以有集体赏月联欢的社区聚会。通过共享的节庆习俗,增强公众的公共文化意识与责任,以孕育培植社区共享的精神传统。
二是形成重视节庆娱乐的节日传统。精神信仰是传统节日的核心。在当今时代,人们除了需要精神信仰以外,更看重自身的精神愉悦与身体的放松,定期的娱乐休闲活动是振作精神与保持社会活力的重要方式。
三是开放包容的节日传统。在全球化时代,当地球人成为一个个比邻而居的“村民”时,节日文化就成为共享的文化,相互欣赏对方的节日文化是新世纪的公民道德。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强调传统而过分排斥西洋节日,也无需因为世界各地参与春节游街活动而欣喜过度。我们传承民族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持世界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保持文化生态多样性就是为了世界人民健全的心智生活。
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景春:
黄金周假期的文化缺失
在“黄金周”假期的设计上,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反思:“黄金周”着眼经济而忽视文化,缺乏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设置“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的初衷是通过假期旅游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换句话说,它们其实是“消费黄金周”,而且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调度、全民参与的特点。
这种不以人为目的的黄金周,注定了黄金周旅游对很多人来说是一次“苦难经历”。我们的旅游黄金周更多的是关注物质利益,还没有升华到精神层面上来加以谋划,其结果是人反而沦为经济的奴隶,空前多的闲暇时间,并没有增加人们的身心愉悦和价值实现的精神感受。
但是,黄金周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因为,由政府规定和实施的公共假期仍然是大部分职工最可靠的假期,仍然受到普遍欢迎。但是,如何调整黄金周假期的设置,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
首先,黄金周假期的设置应该灵活变通地实施地方化、多样化的长假制度,避免全国人民同时出门旅游的局面继续出现。在具体操作上,国家统一规定公共假日,而由各地方政府出台办法,相对集中地将元宵、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或重阳等节日与双休日组合,一年当中安排多个5~7天的长假,满足民众集中休息、旅游、探亲的需要。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有效地保证民众的休假权利,还可以保证旅游、宾馆、餐饮等行业客流的持续性,让它们的利益得到最大化满足。
其次,在黄金周假期的设计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公共长假必须以人为核心目的,保证人们在假日期间享受安全、舒适、愉悦的休闲生活。必须坚决摒弃把人当做拉动内需的工具的立意。
再次,让每一个长假都发挥出应有的展示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如果把民俗节日设置为长假,对于人们来说,这样的长假既是一个很好的休息娱乐、享受生活的机会,也是回归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
最后,国家要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只有到那时才可以逐步取消黄金周假期。
(《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