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认为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做,除非别人开口请你帮忙,如果别人没开口请你你就去帮的话,反而不尊重别人,轻视了别人的能力。
我在美国学生身上感受到了中美文化的很多差异,很有意思。
我每次到教室,学生从来不会上前接过你的东西,或者帮你拿凳子什么的。不仅仅是我,汉语大赛那天,我看到组织者之一的李老师,拿着一些很重的器材到现场去,几个学生看见后都跟他打招呼:李老师好,但没有一个学生上前接过李老师手上沉甸甸的器材。比赛中间,汉语中心主任吴伟克教授抱着十几瓶水进来,一一发给评委,也没有一个学生过来帮吴老师发。须知这两位老师,都已年过花甲。
平时上课,学生们进教室找一个座位坐下就不管了,有时我进去,我的位置上没有凳子,我得自己去搬,他们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下课也是,拿上自己东西就走,绝不会帮你擦黑板什么的。
也许在中国老师看来,这些学生不懂事,甚至会认为没有教养。但在美国人眼里这很正常,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做。还有,除非别人开口请你帮忙,如果别人没开口请你你就去帮的话,反而不尊重别人,轻视了别人的能力。在他们看来,李老师和吴老师自己能拿动那些东西,我也完全能搬动凳子,完全能擦干净黑板,不需要他们帮忙。帮忙了,是对我能力的不信任。
还有一点让我不适应的,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很淡漠。虽然他们在任何时候见了面都会点头微笑,但真的近距离接触,并不热情,甚至没有起码的感情交流。比如我给学生们发邮件,有时是修改后的作文,有时是发送教学计划,我都会给他们写上几句话。尤其是修改作文,我会很详细地点评,告诉他们怎么修改,但他们收到后都不回复我。见面问他们,你们收到我的邮件了吗?他们说,收到了,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妥。
有一天一个男生没来上课,我发伊妹儿问他怎么了,他回复说,我母亲生病了,我开车送母亲去医院,所以没来上课,对不起。我给他返回作文时就写了封信,问他母亲的身体好些了吗?希望她早日康复。可是他一个字也没回我。
这个男生在作文里说,当他遇到困难时,他不喜欢告诉别人,愿意自己解决。而他的解决的办法,就是读哲学。读哲学让他明白,困难都是暂时的。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只能收起我的中国式的关心,假装不知道他面临着困难,让他自己去读哲学。
(《文汇报》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