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青的童年和少年在江苏镇江度过,幼时就显露出音乐上的才能。16岁时,他被江苏省军区独立一师业余演出队吸收入伍。但没过一年,演出队解散了。他被分到师部通信营当架线兵。也是在这一年,他写出了处女作《我是一个架线兵》,战士们个个喜欢唱。
印青的父母,是两位老新四军战士。父母相继去世后,在绵长的追思与怀念之中,他写出了《在灿烂阳光下》、《天路》、《西部放歌》、《当兵的历史》、《走进新时代》、《江山》以及《走向复兴》等“金曲”。2000年,印青带着一等功从南京军区调往总政歌舞团。2006年,他担任团长。
印青自我解密了这些歌曲的背后故事。他说:
《走进新时代》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我接到的创作任务。那时我还在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看到传来的歌词里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心里一动,类似这样的春联,我确实在农民家门口看见过。创作的激情来得很快,才几个小时,就在钢琴上把歌曲“架子”搭好了。最激动的是写歌曲中那段间奏,把心里对明天的向往、渴望都表达出来了,短短八小节间奏,竟然使我兴奋得满头大汗。
《天路》这首歌是2001年为总政“八一”晚会创作的,当时就是领导布置的任务,给西藏军区女歌手巴桑写一首歌。我和词作者屈塬从报上了解到青藏铁路开工,想到了这个题材。从一个普通的藏家女孩的视角,写她怎么盼望从远处修来的铁路。
青藏铁路建设时,工地上到处回荡着巴桑版《天路》的歌声。我听说建设大军的工人、官兵们都很受鼓舞,天寒地冻,疲劳艰辛修路,都是为了歌中的女孩看到“铁路修到我家乡”。这首歌,韩红在2006年的春晚上把它唱红了。韩红独特的气息,萦绕的嗓音,就像贴在你耳边吟唱,直入人心,离老百姓距离更近些。
2009年春节,深圳想在继《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之后再推出一首脍炙人口的主旋律歌曲,找到了我。最初组织者并没有想要写成进行曲式,我建议他们考虑:国内很久没有大范围流传的进行曲,现在人们很需要一部新作品来“提气”。进行曲其实很难写,我和词作者反复磨了很久。《走向复兴》异乎寻常地“好运”,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用上了,国庆阅兵式用上了,天安门广场焰火晚会也用上了,每分钟116拍的节奏,正是步兵行进的节奏。
(《文汇报》6.10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