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断续线雏形
1933年4月上旬,三艘法国军舰忽然出现在南沙中业岛海域,并登岛升起了法国国旗。当年7月19日,法国发布对南沙九岛的占领告示。
南沙九岛被占后,中国向法国政府抗议:依照国际公法与惯例,“凡新发现之岛屿,其住民系何国民,即证明其主权属于何国,今该群岛中全为华人,其主权应属于我,自无置辩之余地矣!”
同时,民国政府深感出版中国南海疆域详细地图的必要性,决定成立“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对疆域内各岛礁的中英文地名统一进行审定。在1935年1月编印的第一期会刊上,较详细地罗列了南海的132个岛、礁、滩的名称,并第一次将南海诸岛明确地分成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南沙群岛)。
1935年4月,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会刊第二期专门绘制《中国南海各岛屿图》,确定了中国南海最南疆域线至北纬4°,把曾母暗沙标在了疆域线之内。这就是中国地图上最早出现的南海疆域线,也即今日中国南海地图上U形断续线的雏形。
再起争议
尽管民国政府在地图测绘层面对维护南海权益进行了不懈努力,但效果终因处于国家战乱时期而打了折扣。1933年12月,法国把南沙群岛的这些小岛“合并”到了安南(今越南)的巴地省。
1935年到1938年间,日本又派军舰占领了南沙群岛。1939年3月1日,日本将西沙、南沙群岛一并占去改为“新南群岛”,隶属当时日本占领的台湾高雄州高雄市。直至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规定收复台湾,进而在1946年12月收复南海诸岛。
南沙主权危机仍未彻底解决。当投降日军尚在等候遣返时,法国就赶在中国部队进驻之前占领了南海若干岛屿,并经常派军舰在南海巡逻。
刚取得独立的菲律宾,也想赶在中国未完全接收西沙、南沙群岛之时下手。时任菲律宾外长季里诺于1946年7月23日声称:“中国已因南沙群岛之所有权与菲律宾发生争议,该群岛在巴拉望岛以西200海里,菲律宾拟将其合并于国防范围之内。”
“九段线”定型
南沙主权纷争,也是“二战”后中国与苏联、印度等国间多起边界认定争议之一。为此,民国政府内政部于1946年7月18日设立内政部方域司。
方域司完成的第一件要务,是印制了《南海诸岛位置图》。该图在南海海域中标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并在其四周标定了一条由11根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后改为10条。这就是在中国南海地图上正式标出的U形断续线,被通称为“传统疆域线”,中国南海领土范围也由此具体化了。
1948年2月,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开发行《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向国际社会正式宣布了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范围。其上用断续国界线来表示,“充分考虑了海洋的连通性和南海是太平洋交通要道的特点。”
南海主权之争仍未就此消停。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在最后草拟阶段忽然推翻了以往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所有认定,仅写日本放弃对西沙和南沙群岛的一切权利,却没有明确指出将其归还中国。祸根由此种下:二战前中国与东南亚殖民宗主国日本、法国之间的争议,由此转变成了二战后中国与新独立的东南亚邻国之间的争议,直至现在。
(《看历史》2011年7月刊 毛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