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不久前,张一(化名)被一家媒体评为了最值得信任、最靠谱的分析师之一,但有意思的是,他对此并不看重,甚至不认为那是一种荣誉。

    分析师在意的人

    张一心目中的好分析师,是理论功底扎实、能给机构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投资意见和看法、建议具有可操作性。

    张一笑称自己在从事娱乐业,一个好的分析师如同一个好的演员,要看他拍片的数目、票房、演技和有没有得奥斯卡奖。他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制造新的概念——演出好戏,一场接着一场,一个概念还没有消化就上演另一个概念,投资者改变决策的同时,也支付了交易佣金。

    分析师中的奥斯卡奖在中国则是几个有名的分析师评选,在全球,则是机构投资者的排名,机构投资者对他们的排名拥有投票权,而非个人投资者。

    但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却觉得,这些判断已经被量化成了基金经理的打分和基金的分仓佣金,造成了分析师没有自己独立人格地去讨好基金经理和公司。他认为,衡量分析师好坏的标准应该是是否保持客观、独立,是否有科学精神。

    越成长越堕落?

    曾经连续五年获得机构投资者中国分析师排名第一的张化桥在退出分析师行业后说:“分析师排名固然很重要,但大家千万不要为此过于骄躁。我的运气好,我也因此兴奋过,也多拿过一点点奖金。身在其中,难以脱俗。我追逐过这个虚荣:为了保住第一名,在后面的三年我也拉过选票,还多次为此事烦躁甚至失眠。”

    张一认为,其实这个行业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说预测得准不准,而是大家越来越不敬业,演技越来越差,大家花太多时间在叫卖上、自我营销上、拉关系上、探消息上。

    现在他依然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挤地铁、赶晨会、看盘、写报告、路演、打电话“勾兑”基金经理、去上市公司调研、请人吃饭打探消息、平均每周出差一次以上。

    十几年前的张化桥也是如此,他从内地出差回到香港,一下飞机,便听说统计局刚刚公布了某个数字,他就用坐在车上回办公室的25分钟时间,写好了洋洋洒洒几页纸的评论,还涉及到哪些公司的股票会受益,哪些会倒霉。

    每个月,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都会有大批经济数据出笼,新的销售数据公布,或者新的经济政策出台,每天都有这个名人或者那个官员对行业或者宏观经济发表意见,一代又一代的分析师就日复一日地为此忙得不可开交。“放长期看,很多消息、新闻和数据都是噪音,基金经理要做的就是趁分析师们傻忙的时候出货或者逢低吸纳,以静制动。”张化桥说。

    已有四五年从业经验的张一早就已经发现,在股票建议上作出正确的判断越来越不重要,分析师的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是让接触你的人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对市场有影响力,有市场追随者,有资金号召力。

    和他的众多国内同行一样,他也从来不写卖出的分析报告:“国内单边市,做多行情下,费劲写一个卖出报告没有任何意义,得罪公司、得罪投资者,哪个分析师头脑发热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过渡性职业

    房四海说现在大多数年轻分析师认为这是一个过渡性职业,干几年就跑路,所以没有多少职业责任心。

    张一同意这个说法,“我打算再干几年之后,能在券商这里往上爬的话就往上爬,有投资天赋的话就去买方”。

    事实上也是如此,国内卖方的经济学家,如原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曾经的高盛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摩根斯坦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庆都纷纷离职转做投行业务,用业界的话说“去纯粹赚钱了”。

    (《经济观察报》7.25 胡蓉萍)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值班总编推荐] 向着汽车强国再进一步

[值班总编推荐]

[值班总编推荐] 2024中国载人航天... 这次“运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