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性格在日本方兴未艾
血型性格说是东洋人拿着医学上血型的知识加以发挥,添上一点心理学的佐料炮制而成,在日本流行了80余年,又蔓延到全球。其中中国、韩国等东亚近邻深受熏陶,人们纷纷信以为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人古川竹二选择了血型作为性格分类的生理依据,称人的A、B、O、AB血型对应不同的性格,并对人的行为做了复杂的记录,以之说明各种血型的性格特点。但反对者称古川缺乏科学的统计分析,其结论并不能令人信服。
就在这个理论渐渐被人冷落之际,一个没有医学背景、在电台编广播剧的日本人能见正比古在1971年出书宣扬其“血液人间学”研究,让血型性格说死灰复燃,并使该理论渗透了日本社会的各阶层。
这股文化潮流让很多人相信,学业、事业或婚姻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血型密切相关。日本有不少幼儿园按血型分班,然后根据对应的性格特点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谈对象的年轻人在初次约会中通常要了解血型,以此了解对方性格……
血型与性格无关
血型是奥地利病理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在1902年发现的,他根据血红细胞表面的不同物质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4种。但A-B-O-AB血型只是血型系统的一种,此外根据抗原种类的不同,还有Rh血型系统等约30种。这些抗原可以理解成是红细胞表面长满的30种毛毛,每种毛毛还有几种不同的形状,这些毛毛若跟血液里对应的抗体相遇,就会诱发红细胞破裂溶血。但这些毛毛不可能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因为性格比血型复杂得多,需要更多其他基因控制,而且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还与环境等因素有关。
因血型无辜受到歧视
血型性格还会影响人们的人生决定,例如,B型血者好交际,但为人自私,于是有四成韩国女子不愿嫁给B型血男子,认为他们不体贴。大量日本人抱怨,血型性格说造成的偏见带来很多后果:夫妇“性格不合”离婚,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老板对待下属不公等。
日本立命馆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佐藤达哉称,血型性格说纯属迷信,把血型和性格联系起来不仅不科学,还是错误的。信州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菊地说,血型性格说是伪科学,鼓励人们通过血型来对别人进行判断,有点像种族主义。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并不关心血型性格说的起源和原理,只是在直观感受上觉得“有些准”。其实无论从色彩、星座、笔迹还是血型看性格,所对应的性格描述都是如此,相信的人只看见说对的部分,却忽略了说不准的部分。
(《广州日报》7.30 伍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