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了南海渔民智慧的《更录簿》
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是海南岛通往南沙群岛最近的港口之一,也是一座天造地设的良港。据说早在几百年前,潭门渔民就不满足于近海捕鱼,而是将西沙、南沙群岛一带作为自己的渔场。
潭门和南沙之间隔着500多公里的汪洋大海,船及船上人的性命,都维系在船长身上。当时既没有卫星导航,又没有精确的航海地图,船长是凭借什么远航的呢?《更录簿》就是船长决策的最重要依据。熟练掌握《更录簿》是成为船长的必备条件,而一代又一代的船长,就自然成为这种“南海天书”的传承者。
《更录簿》又称“更路经”或“水路经”,是海南渔民每年在南海捕鱼时所用的航海路线指南,其中记载着南海诸岛的名称、位置、航向、距离等详细信息,有的是手抄本,有的则是口头传承,是历代渔民闯海智慧的结晶。据海南大学周伟民教授研究,《更录簿》产生于明末,兴盛于清中叶,一直延用到民国。
78岁的老船长苏承芬祖孙三代都是渔民,一直在西沙、南沙一带捕鱼。苏承芬展示的《更录簿》,是一本30多年前常见的日记本,为了解释《更录簿》的用法,他特意拿出了一个爷爷传给他的罗盘。只有正确使用《更录簿》和罗盘,才能把《更录簿》中的文字转化为航海线路。
起点、终点、针位和更数是《更录簿》必备的4个要素,渔民不但记录下航行线路,还给主要岛礁起名,例如“猫注岛”就是今天的永兴岛,“园峙岛”指的是甘泉岛,“大筐”指的是华光礁、“黄山马”是太平岛等。
2008年,《更录簿》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苏承芬老人也成为这一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新华网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