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浙江舟山,72岁的台湾退伍老兵回到故乡。
直至1987年,去台老兵才终于踏上探亲之路。日前,当年“老兵返乡运动”的主要操盘人姜思章,讲述了这一历史大事件台前幕后的小人物命运。1987年11月2日,是去台老兵们盼望了近四十年的大日子。从这天起,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大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预定当天上午9时开始登记,老兵们凌晨就从四面八方拥来,当天办妥手续的共一千三百多人。 一个月后,第一批老兵终于踏上返乡路。
1949年前后,他们情愿或不情愿地告别大陆的故土、亲人,追随国民党到台湾。如今,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军营里的思念
1950年5月15日,浙江岱山县13岁的初一学生姜思章,在回家路上被一群国民党兵拦下,强行押上了去往台湾的航船。与姜思章一道被送去台湾的,有一万三千名年龄从13岁到50岁不等的“壮丁”。
船起航前,不堪忍受生离死别的壮丁们,带着绑绳就纷纷往海里跳。军人们则往海里开枪。枪声消停后,无数尸体,“像死狗死猫一样在海浪里上下起伏”。尔后,极度超载的轮船缓缓起航、码头解除封锁,大批前来寻找父兄、丈夫、儿子的妇女瞬间拥来,有的拿着香祈祷,有的跪在海滩上拜,“哭喊、哀求、诅咒,声声可闻”。
这只是1949~1950年间,二百万人去台大迁徙中的一幕。此后,在台湾的军营里,姜思章白天出操、上课、训练,一到傍晚,就无法抑制思乡愁涌动,和几个伙伴一起跑到操场的角落抱头痛哭,然后继续在“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声中,朝思暮盼着回家的那一天。
此后是长达三十多年的戒严,国共双方长期隔着台湾海峡对峙,这对数百万从大陆来台湾的“外省人”来说,意味着回家的大门彻底关闭,甚至通讯都绝无可能。
抗争,抗争
因为“和大陆那头通信”,姜思章被同事告发“散布被抓经历”等所谓“劣行”,成了部队里的“不稳分子”,被长期监视,通信也因此中断。不久后,姜思章又因不甘忍受军营折磨而开小差,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姜思章的抗争,在众多思乡的去台老兵中并不算激烈。
在监狱中,他与同室一位任姓的广东籍飞行员成为好友,此人因企图偷开飞机返回大陆败露,被判处死刑。
姜思章还听说:一位20岁的厦门籍士兵决心横渡台湾海峡游回对岸,不幸被潮汐推回了金门。按照军法,他被判处死刑。临刑前,有人让他喝点酒,士兵却拒绝了:“我要清清楚楚地回家,我怕我喝了酒,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
我们已沉默40年
1979年元旦,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称即日起停止炮轰金门,并呼吁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行,两岸铁幕终于出现松动。姜思章知道,回家的转机真正来了。
1982年,他以到香港去看舅舅的名义,回到了阔别32年的老家舟山。但数万与他同去的壮丁,仍在海峡那边遥遥相望而不得见。得知姜思章归来后,几十里外都有人赶来打听、请他带信。姜思章决心站出来,为更多的老兵们争取权益。
1987年4月,姜思章与17岁离家入伍的湖北房县籍老兵何文德等人共同组织成立了“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成员六百多人,成为台湾最引人注目的返乡探亲团体。
姜思章撰写的第一张传单,名为《我们已沉默了40年》:他们的父亲(暗指蒋介石)未死之前每年祝寿,死了之后每年谒陵,还要搞什么效忠、效孝,要学生写心得、出壁报。难道我们没有父母?我们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如果是生,就回去献上一杯茶,如果是死,就回去献上一炷香。这难道不是人情义理的最起码要求么?
是年5月母亲节,姜思章牵头组织“促进会”老兵在台湾孙中山纪念馆集会,名目就是遥祝母亲节:妈妈我想你!6月28日,在台北市金华女中的体育馆,姜思章又策划了“想回家,怎么办?——打开海峡两岸探亲管道座谈会”,到会者六七千人。
尾声:归来
老兵们在努力的同时,大陆那边,也是在1987年,邓小平请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转告台湾领导人:应该让那些已经在台湾的人回到大陆来探亲。
无论内外,老兵返乡运动已对国民党形成莫大压力。加上当时社会的同情与群众支持,因而终能促成返乡。
10月14日,蒋经国主持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了有关探亲的决议案。
10月15日,《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即告颁行。允许除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亲属的民众皆可以赴大陆探亲,一年可有一次,一次三个月。长达38年的两岸隔绝状态的坚冰,终于被打破。
此后,更多的悲欢故事陆续登场,“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台胞,面对多年不见的父母、妻子、兄弟、儿女,无不泪流满面,有的甚至因激动而休克……
无论生离的结局是死别还是重逢,老兵们多年的回家愿望终归是实现了。如今,76岁的姜思章还在两岸奔走。他说,他要为更多分散在两岸的同胞寻找离散的记忆。
(《看历史》2011年12月刊 毛剑杰)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