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7日,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王澍是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公民。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在1983年获得这项大奖。这一奖项是目前全球建筑领域的最高荣誉,也因此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6万片旧城瓦搭成花园
王澍,1963年11月生于新疆,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他喜欢箫管,擅长书法和山水画,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美誉。
王澍其多项作品中让人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对古旧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
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上,首次出现了中国馆。其中,王澍和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设计完成的《瓦园》,在一片建筑中,以花园的形态出现。他们在地面上用6万片旧青瓦搭出了屋顶,游览者要踏上竹桥走入瓦园中,就像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上。
用6万片旧城拆迁回收的青瓦、3000根竹子,王澍团队和3名来自浙江乡村的泥工、瓦工和竹工花了半个月时间,几乎在全手工的状态下造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建筑。
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作为宁波滕头馆的设计师,王澍的作品被更多人所熟知。为了表达他的生态理念,王澍用“瓦爿墙”来装饰滕头馆的三面墙体。“瓦爿墙”是用回收的50多万块旧砖瓦做的,这些旧砖瓦都是从宁波的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收集来的,其中的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都有着超过百年的沧桑。
“这几年,大量古旧建筑被拆除,出现大量砖瓦废料,2000年开始,我们就有重点地回收旧料、循环利用。中国民间早就有对材料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传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澍说,“可持续发展是这几年建筑界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
图书馆,一半建在地下
12年前,王澍完成了他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如何让建筑自然地存在于“山”和“水”之间而不突出,是他设计这座图书馆的主题。在设计中,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契合了传统苏州园林设计理念——建筑融于山水。2004年,王澍凭这个作品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在做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建筑只是我的业余活动。”王澍说。
1997年,王澍和妻子成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2007年,他在杭州还建造了由6个26层的高塔组成的大型高层集合公寓“钱江时代-垂直院宅”,获得2008年德国全球高层建筑奖提名。
而这位在2003年因“非典”曾经错过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艺术家,还有另外一个更让业界人士津津乐道的作品——还未曾正式亮相的《拆筑间》。
王澍至今还坚定地认为,如果中国馆当年顺利去威尼斯,一定是值得关注的。进入中国馆的时候,游览者必须穿过《拆筑间》——优美的中国园林式的门和通道,用青砖砌成“墙与漏墙”。“通过镂空之墙,你可以看到掩隐在光线中的古罗马式的雕塑和花园,在你进入这个空间时,一种缓慢感出现了,那个仿佛印着时间痕迹的空间里弥漫着追忆和怀旧。”见过的人这样形容道。
(《北京日报》2.29 耿诺)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