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郎景和是公认的妇产科领域的大家。从医五十年,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奖、何梁何利奖……2011年,郎景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结缘妇产科
郎景和1940年4月出生于吉林。小时候,母亲多病,镇上的郎中每次出诊都会拎个黑色皮包,里面有一个装有注射针的盒子,用上药后母亲的病情便有所缓解,“酒精的味道给我一种特别神奇、向往的感觉,对医学的神秘感让我难以释怀。所以我选择了医学,尽管当时酷爱文学。”
郎景和196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当时进医院需要报两个志愿,我觉得刀起刀落比较解决问题,第一志愿就报了外科;第二志愿报了妇产科,觉得它既动手又动脑。”
由于受欧美观念的影响,时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的林巧稚大夫会在每年新进毕业生中挑选一名男大夫,而郎景和恰恰符合林大夫的愿望。
“那时,妇产科就30多个大夫,指导的机会多。更重要的是,林大夫最后的十年,我做她的学术秘书,陪着她出访及编撰文章等,得到了她更多地直接指教。能够到协和工作是幸运的,能够在林大夫身边工作,更是幸运。”
医学讲人文关怀
学医之前,郎景和通过文学作品对人、人性有很多感悟,从医之后,他始终用这种人文关怀指导医疗实践,“病人到医院,不是躺在冰冷的流水线上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应该得到温暖与友善的关怀,仪器只是帮助认识疾病的手段。”
郎景和认为,妇产科医生,面对的是女人,集为人妻、为人母及家庭责任于一身,诊治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
在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是一个相对高发的疾病,子宫切除和肌瘤剔除是处理这一疾病常用的方案,“病人长了个肌瘤,或者多发肌瘤,如果很年轻,还没有生育,我们只是剔除肌瘤,就像一个苹果哪儿烂了,就把烂的部分抠掉,苹果还是可以吃的。”
郎景和曾经为一位子宫肌瘤患者,先后做了三次手术,送给了一个女人完美的人生。第一刀,当时患者24岁,是广州文工团的演员,患子宫肌瘤找到郎景和,考虑到患者没结婚,没生孩子,虽然肌瘤很大,郎景和采取的是肌瘤剔除术。术后二三年,她怀孕了,因为肌瘤剔除后,子宫上有瘢痕,郎大夫给她做了剖腹产手术。产后五年,她又长了肌瘤,比较多、比较大,子宫已经完成了生育的任务,与患者磋商,又做了全子宫切除。
最喜欢叫他“郎大夫”
“院长、院士、主任、教授、专家……各种称谓,我最喜欢大家亲切地喊我‘郎大夫’。”
上世纪90年代,时任协和医院副院长的郎景和,受当时妇产科主任吴葆桢大夫病危之际所托,递交辞呈,回科接手妇产科主任一职。
事实上,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郎景和就一心扎入临床研究,研究卵巢癌的发病机理、转移规律等。郎景和说,作为死亡率最高的妇科癌瘤,常用两个70%来形容它的可怕程度,由于筛查和早期诊断较为困难,70%的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而且70%的患者生存率不超过五年。1982年,郎景和最早在国内施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并把这项技术推向全国。
科普是责任
郎景和直到今天,仍每周看一次门诊,几乎天天上手术。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郎景和说,一个大夫每天面对患者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广大公众对健康防病知识的渴求却是无限的。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郎景和在林巧稚大夫的指引下,撰写《家庭卫生顾问》、《女性健康全书》等书,如今出版各种科普专著近40部,500余万字。
郎景和对文学的爱好始于青少年时代。虽然医疗工作很忙,却时有诗词短章见诸报端。他不仅是科普作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编著的《妇科手术笔记》成为全国妇产科医生喜爱的重要参考书,书中所展现的思想和意境已经远远超出了手术技术本身。
(《北京晚报》2.22 缪炜)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