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书桌未了情
朱曾汶 https://www.neamco.com 2012-04-26 16:49:29 来源:文摘报

    每天能在书桌前哪怕枯坐一小时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这是我进入晚境病魔缠身后最深的体会。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是我父亲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小学生课桌:黑颜色,桌面可向上翻起,我每天坐在这张桌前做功课。

    13岁那年,父亲因脑溢血突发,永远离开了我们,我随母亲从杭州来到上海,与弟妹一起寄居在姑父母在石门一路的豪宅里。那时我人小,住的房间也小,用的书桌是姑母用过的一只半新不旧的西式梳妆台,竖立的镜子已被卸掉,几只抽屉正好可以容纳当时我的课本和练习簿。

    1941年进大学,住的房间由小变大,书桌也换成一张正宗的红木写字台。

    1950年,豪宅被政府征用,我迁入香山路一个法式公寓。当时我在豪宅所住房间的家具是可以全部带走的,但我只选择了其中一样,就是那张我已经使用了整整十年,对之有深厚感情的红木写字台。下一年,我任职的美国影片公司驻上海公司宣告解散,我就坐在它前面开始我的单干翻译生涯,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翻译了好几部苏联小说。

    1966年“文革”风暴席卷中国大地,我和妻子也难逃一劫,我们被迫从一楼搬到三楼,与另一户人家合住,居住面积缩小了一半。书房很小,大红木写字台实在放不下,只得把它以低得不能想象的价格卖给旧货店。由于“文革”期间文化界一片荒漠,翻译工作全部停顿,书桌对我已不再是个大问题,偶然要动笔写点什么,就在原来人家留下的一块裁衣用的铺板上将就一下,十年光阴就这么白白流逝了。

    “四人帮”打倒后,我的翻译工作进入了新的高潮,书桌就成为当务之急。由于那块裁衣用的铺板面积大,放得下我翻译用的各种辞典、书籍、稿纸,暂时把它当书桌用一下倒也合适。不料,这一用就是十多年。在我为商务印书馆翻译、校订的16部西方学术名著中,最重要的几种,都是在这样一张不成其为书桌的书桌上完成的。

    1989年,为了妻子上班便利,我们老两口迁至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宿舍,房子更小,只有一室一厅,书房就设在狭窄得转不过身来的阳台里,书桌当然也小得可怜,是最最简陋单薄、只有当中一个大抽屉的那种,稍一不慎,桌上的东西就会碰落地上。但就是在这样捉襟见肘的环境里,我照样笔耕不辍。

    本世纪初,我们老两口终于迁进一套比较称心如意的房子,书房宽敞明亮,书桌也用上了一张真正意义上的造型优美、做工考究、中看中用的新式大书桌。但是天不遂人愿,在绞尽脑汁为商务译出最后一部70万字的法律著作后,我的健康开始走下坡路,在脑疾、腿疾、眼疾三面夹击下,我万般无奈地放下手中那支已握了大半个世纪的笔,与我视若第二生命的翻译事业彻底告别。我成了一名终日无所事事的“室内老人”。

    但是书桌对于一个文化人实在太重要了,离开书桌,就等于婴儿离开母亲的乳头,花儿离开温暖的太阳。黄宗江在85岁时撰文说他在此岸尚有一段未了情,就是还想与话剧界诸老友合演一出契诃夫的独幕剧《天鹅之歌》(此剧叙述一老演员午夜走上空无一人的舞台,由老友提词朗诵莎士比亚,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冷清相映照,立意悲凉深切)。89岁的我在此岸也有一段未了情,就是我在新书桌前还没有坐够,还想多坐些时日,多享受一点书桌带给我的快乐。

    (《文汇报》4.12)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