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古代文学作品缘何少见美女“鼻”
 https://www.neamco.com 2012-07-21 14:28:53 来源:文摘报

    古代文学作品对美女外貌的描写可谓触目即是,但极少写到美女的鼻子。按理说,鼻子位于人脸正中,不应被忽视。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种缺失的状态呢?

    其一,中国美学重视写神,不重写实。写神,就是画心,人物内心的活动变化可以在肤色(如她的脸都吓白了)、眉眼(如眉开眼笑、怒目而视)、嘴巴(如她恨恨地咬住了下嘴唇)上反映出来,从鼻子上则很难看出。

    其二,不反映人物内心的波动,只单纯描写一个女性外貌美的时候,鼻子也极少提到。比如,曹去晶《姑妄言》第十一回:“粉面红光衬,朱唇绛色匀。蛾眉横月小,蝉鬓叠云新。”这可能与鼻子的颜色有关。眉毛、眼睛、嘴巴有自己另外的不同于脸部的颜色,而鼻子的颜色则与整个脸部融为一体。颜色心理学表明,与底色的颜色区分度越高越容易引起观看者的注意。如果鼻子被涂上颜色就会变得很惹眼,往往成为被取笑的对象。鲁迅在其文章中经常讽刺的人物的标志就有“红鼻子”、“白鼻子”。

    其三,男子的外貌描写中提到鼻子的次数明显多于女子,表明人们更多关注男性的鼻子。比如描写一些僧道之人:“蚕眉狮鼻稀奇相,十八阿罗第一尊”(陆人龙《型世言》第三十四回);又如方汝浩的《禅真逸史》第二十四回中的恶棍:“一钩鹰嘴鼻,两道杀人眉。”

    之所以会出现人们更多关注男性的鼻子的现象,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中国自古至今的相面学中鼻子代表男性生殖器,女性是处于缺失状态的。第二,中西方都有将鼻子与权力挂钩的说法。中国古代女性毫无地位和权力可言,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社会身份单一,因此人们较少关注、描写她们的鼻子。

    我们或许最终可以将美貌女子鼻子审美的缺失理解为:古代女子自我的缺失,她们的社会空间被压缩得极小,只留有美丽的躯壳。

    (《光明日报》7.12 贾佳)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